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9869301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几句写出了什么?对后文起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理解句子的含义。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2020-03-23更新 | 35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各项中,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并有意效仿他在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游山玩水的经历,于是在诗中写到梦中经过他曾歇宿的地方。
B.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虽多,但都与时事有关,十分贴切。诗人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也因此意深而味隐。
C.李清照在《声声慢》一词中,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描写了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悲凉愁苦的心绪。
D.《芣苢》全诗重章复沓,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节奏,切合采摘芣苢劳动的轻快动作节拍,表现了劳动的喜悦。
2024-01-03更新 | 56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声声慢》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2023-08-31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