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 《琵琶行》(并序)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4 题号:988029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       年长衰(姿色)
B.予出官二年(从家里出来做官)       转徙于江湖间(辗转迁移)
C.弦弦掩抑声声(悲伤,哀愁)       如听仙乐耳明(忽然,一下子)
D.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四弦声如裂帛(同时)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来启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B.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C.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自身的写照。
D.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能归之飞鸟反衬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
2020-12-05更新 | 25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对《琵琶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一主一宾。其中琵琶女的悲剧原因是“年长色衰”,这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有高度的代表性。
B.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诗人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C.“东船西舫悄无言”一句,这些船大概是琵琶声吸引过来的,船上的人都沉浸在这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意境中,虽曲终仍呆呆出神“悄无言”那眼见其人、耳闻其声的“主客”感受就不言而喻了。
D.琵琶女的音乐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018-05-11更新 | 16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出乐声的浊重清脆交融的感受。
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写出琵琶乐声由轻快向休止的转变。
C.“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现出乐声的激越、雄壮感受。
D.“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出乐曲短时休止时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2020-04-10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