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99263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材料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电影,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望相助。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时。这样的改编使得电影作品在视觉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星际空间站和木星景观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精神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使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电影里的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

材料三 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组约时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碎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送”,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随着中国进罩科幻大片,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独持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这样的未来感,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能够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4日)

1.下列选项不能说明《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内涵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中的东方式思考,获得了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的思考的阐释空间,被赋予了与西方商业大片截然不同的特质。
B.《流浪地球》基于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和电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而取得成功,在北美的排片率节节攀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C.《流浪地球》运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和拯救世界,倡导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体现了独特的思想和价值。
D.《流浪地球》将中国式情感与人类普遍的人性融合,同时将其拓展到对人类乃至宇宙的关怀上,同时电影题材与叙事,不同于西方科幻电影。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这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聚焦于“人”,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B.《流浪地球》选择深沉的题材和宏大的叙事,改变了轻松戏谑的戏剧风格,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C.《流浪地球》的成功,既得益于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也是“恰巧”与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相遇的结果,可谓“生”逢其时。
D.《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这一细节,让国外媒体产生了丰富联想,认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后来者”的身份,就要改变了。
3.刘慈欣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请简要分析其这样说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历史抱负和贡献与丝绸之路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经济交通史上的典范,对人类发展和人类的贡献必将超过丝绸之路。

(摘编自搜狐网《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什么?》,2017年9月8日,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可以筹划并制定出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以此来克服民族和历史冲突,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获益。新丝绸之路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同时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拉鲁什表示,要根除恐怖主义和毒品问题,必须要有一个严肃的经济发展方案。如果能够让人们知道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获得好的生活,这样自然能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在拉鲁什看来,当今世界各地区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地区冲突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甚至可能带来战争威胁,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经济发展平台,一个符合全人类文明共同利益的平台。她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丝绸之路是当今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创举。”拉鲁什还呼吁人们彻底抛弃有些国家注定永远贫穷而有的国家则永远富有的陈腐观念,创造一个国际新秩序,让每个国家的人们都有可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她说:“我认为新丝绸之路恰恰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新丝绸之路是世界和平的希望——专访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女士》,新华网2014年8月7日)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宣布之初,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就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这一倡议将“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先行项目。他认为,“一带一路”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创新和能量,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消除贫困,给当地人民更加繁荣的生活创造了机遇。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精准扶贫的实施中,要激发小企业和小金融机构的活力。小企业和小金融机构很灵活,只需要给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一点资金支持或是技术支持,就可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与企业发展新机遇》,中国网2019年4月10日)

材料四:

美国媒体指出,很多参加“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都有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包括港口、公路、铁路、能源等方面的建设。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推测,亚洲新兴经济体每年需要大约1.7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减贫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提供了急需的基础设施,带来了新的贸易路线,并为亚欧实现了更好的联通。”“‘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创造了商业机会,也为急需开发和工作的沿线国家提供了机会。”

美国媒体在一篇长篇新闻分析中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现在中国开始采取更加富有远见的举措:提升在既有国际制度中的影响力,从内而外影响游戏规则;确立自己的制度,如亚投行,从外部重新界定规则;向其它国家提供救生圈,通过和他们一起创建制度将其纳入自己的怀抱。在另一长篇分析中,该报指出,中国正在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全球贸易:“一带一路”倡议按照中国的方式推进全球商业,希望利用中国的财富及工业技术创造新型全球化,摆脱西方主导的制度规则,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投行是填补二战后国际制度空白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韦宗友《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基于美国三大主流媒体的文本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东道国创造了超10亿美元的税收。
B.“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全球人类文明,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C.“一带一路”给巴基斯坦企业发展带来创新和能量,为其消除贫困创造条件。
D.“一带一路”是中国采取的有远见的举措,将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积极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中国现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以此为主要目标。
B.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已超100亿美元,有助于克服历史冲突,将会消除恐怖主义和毒品问题。
C.新丝绸之路已经创造了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有力反驳了西方认为有些国家注定永远贫穷的宿命论观点。
D.美媒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带来有助于减贫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和新西兰前总理有一定共识。
3.如果有外国记者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你会如何回应?请结合材料对此说法予以驳斥。
2020-12-18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群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向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项科技成就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请结合文本四和文本六所谈到的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说一说你对科技发展的看法。
【链接1】文本四:

材料一:

中国银联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超过7成,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年01月24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率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11日]

材料三:

(资料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包、扫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就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01日]


【链接2】文本六

材料一: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

正是这些专家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反复试验、努力研发,让锂离子电池在从移动电话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奠定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无线、无化石燃料的基础,也开创了新能源动力对我们生活的彻底改变。

(观察者网《2019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他们是锂电池发明者》)

材料二:

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谁才是未来能源汽车主流?

下表为两种动力电池的综合对比,对比因素包括综合性能、相关成本、政策支持、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商业化程度。

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综合对比
对比因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
综合性能能量密度提升有限提升空间大
功率密度提升有限开放动力系统,功率密度提升容易
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很难兼容,过分追求能量密度等同于炸弹安全风险来自燃料的储存
可靠性可靠性仍不足高度可靠
环境温度适应性低温性能较差-30~90℃,温度适应范围广
相关成本消耗成本主要为电费,百公里成本8.5~37.4元主要为氢气,百公里成本30~120元
电池成本8~9元/kwh1万~1.5万元/kwh
基础设施成本充电站基础设施和配电设施成本约430万元加氢站建设成本1200万~5500万元
政策支持补贴逐步退出补贴力度仍较大
资源约束锂矿石资源紧缺性明显铂金资源消耗将不断降低
环境保护排放转移到了上游的煤电零排放、零污染
商业化程度锂电池汽车在我国及全球已完全商业化商业化前期

注:上述测算基于乘用车。

(摘编自刘涛《燃料电池与锂电池全方位对比》)

材料三:

2018年7月26日《自然》杂志刊载了一篇题为《距离锂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锂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其次,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此外,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

(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四:

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间,韩国接连发生了23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大型储能电站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过热、机械碰撞等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电池隔膜崩溃、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的发生,这是锂离子电池发生安全问题的本质原因。此外,锂离子电池目前采用的电解液有机溶剂大多属于易燃或可燃液体,这又增加了其发生火灾的隐患。目前传统的安全消防措施并不能有效抑制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这就导致了初期火突迅速蔓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火灾的情况。

杨裕生院士曾指出安全性是一个事故概率问题。目前,在基础研究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前,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综合措施来降低风险概率,加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一方面,做好系统设计,采用符合电力储能特定要求的系统、零部件,以确保储能本体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做好监控预警、建筑消防设计以及防护措施,搭建储能系统的另一道屏障。针对锂离子电池火灾特性,要能够做到分级预警和处理,建立相应的安全防线。

(摘编自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五:

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氢燃料电池的逆势崛起,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总的来看,主要有支持锂离子电池和支持氢燃料电池两大派别。

专家表示:氢燃料电池与锂动力电池不是你死我活或者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融合的关系,两者都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未来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重点可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可能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业内资深人士、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的郭华也认为,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路径可能是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组合,两者最终会在同一辆新能源汽车上体现。在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上,其辅助电源都需要锂离子电池作为补充。两者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需要。这,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所走之路。

(摘编自岳振廷《锂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选动力》)

2021-02-23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文化提到如此的高度,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是那么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舍与待人接物。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不管你从哪儿出发,也不管你将镜头与画笔对着什么,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影响你创作的高低。

实际上,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许多文艺家以为表现什么,就把什么表现好就行了,这种“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性的。只有不断地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你才能从有限走向无限,也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文化是所有成功文艺作品的辉光。

文化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追求,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虽然只是一幅肖像油画作品,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题材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甚至是征服了观众,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过精湛的油画语言将父亲塑造成了中国父亲的形象、中国农民的形象,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和劳动文化。在特定的时代,罗中立将自己对父亲、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中,使一幅肖像画超过了人们的接受期待,进入到了深沉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罗中立的《父亲》正好说明,艺术需要文化,艺术更要表现文化,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因此,说到底,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现文化,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节选自2021年11月25日《新华日报》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有删改)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文化繁荣中必有文艺繁荣,文艺繁荣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些自信的理念与期许,激励着广大作家艺术家去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毋庸讳言,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难得安宁。对于一些人来说,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都在被物化、被抛弃。不少人好像都得了一种迷心逐物、心为物役的“现代病”,得了一种不讲信誉、弄虚作假的“信用缺失症”。中华民族素有的讲诚信、守诚信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和考验。

如果经济发展了,精神失落了,国家能够被称为强大吗?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今天的时代大环境,呼唤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正能量和感染力去“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比如,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组成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虽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但以“爱乐人”的身份,重新拿起青少年时代曾经感动过自己、早已久违的管弦乐器,走到青年学子身边,让青年学子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激励和生命感动,就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悠扬乐声中,青年学子读懂了“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

观照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不能拘于一格,不应形于一态,不可定于一尊。文化繁荣,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节选自2016年8月12日《人民日报》04版 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有删改)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要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必须拥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B.要使文艺创作具有超越性,文艺家们应避免“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态度,给文艺创作增添文化的光彩,才能提升文艺创作的层次。
C.文化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以今天的文化繁荣为基础。文化繁荣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艺繁荣的重要源泉。
D.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其历史原因在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民族兴衰的风向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进行文化传承并光大人类文明,而且能够更好地参与文化创造。
B.罗中立将自己对父亲、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中,使一幅肖像画超过了人们的接受期待,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征服了观众。
C.毋庸讳言,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致于在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难得安宁,所以精神世界缺少了关照。
D.“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以正能量和感染力“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实例,向社会昭示只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就能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艺作品展现时代文化”一项是(     
A.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一出家庭悲剧,更是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
B.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
C.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远古文明说到明清文艺思潮,正视一代之文艺作品,探究一代之具体文化。
D.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借用“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5.文化自信密切地联系着文艺创造和文艺繁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3-26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