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 《明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99639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人。颖异有智略,通经史百家之学。元末兵乱,叹曰:“浙东地气尽白,祸将及矣。”乃集里中子弟自保。石抹宜孙以万户镇处州,参军事,募兵数千,收捕诸山寇。宜孙时已进行省参政,承制命深为元帅。戊戌十二月,太祖亲征婺州,深帅兵车数百辆往援,至松溪不能救,败去,婺遂下。明年,耿再成侵处州,宜孙分遣元帅叶琛、参谋林彬祖、镇抚陈中真及深帅兵拒战。会胡大海兵至,与再成合,大破之,进抵城下。宜孙战败,与叶琛、章溢走建宁,处州遂下。深以龙泉、庆元、松阳、遂昌四县降。

太祖素知深名,召见,授左司员外郎,遣还处州,招集部曲。癸卯九月,诸全叛将谢再兴以张士诚兵犯东阳。左丞李文忠令深引兵为前锋,再兴败走。深建议以诸全为浙东藩屏,乃度地去诸全五十里并五指山筑新城,分兵戍守。太祖初闻再兴叛,急驰使诣文忠,别为城守计,至则工已竣。后士诚将李伯升大举来侵,顿新城下,不能拔,败去。太祖嘉深功,赐以名马。

太祖称吴王,以深为王府参军,仍守处州。陈友定兵至,破之,追至浦城,又败其守兵,城遂下。进拔松溪,获其守将张子玉。因请发广信、抚州、建昌三路兵,规取八闽。太祖喜曰:“子玉骁将,擒之则友定破胆。乘势攻之,理无不克。”因命广信指挥朱亮祖由铅山、建昌,左丞王溥由杉关,会深齐进。已,亮祖等克崇安,进攻建宁。友定将阮德柔固守。深视氛祲不利,欲缓之。亮祖曰:“师已至此,庸可缓乎?且天道幽远,山泽之气变态无常,何足征也。”时德柔兵屯锦江逼深阵后亮祖督战益急深引兵还击破其二栅德柔军力战友定自以锐师夹击日已暮,深突围走,马蹶被执,遂遇害,年五十二。追封缙云郡伯

太祖尝问宋濂曰:“胡深何如人?”对曰:“文武才也。”太祖曰:“诚然。浙东一障,吾方赖之。”而深以久任乡郡,志图平闽以报效,竟以死徇。深驭众宽厚,用兵十余年,未尝妄戮一人。守处州,兴学造士。缙云田税重,以新没入田租偿其数。盐税什一,请半取之,以通商贾。军民皆怀其惠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德柔兵屯/锦江逼深阵后/亮祖督战益急/深引兵还击/破其二栅/德柔军力战/友定自以锐师夹击/
B.时德柔兵屯/锦江逼深阵后/亮祖督战益急/深引兵还击破其二栅/德柔军力战/友定自以锐师夹击/
C.时德柔兵屯锦江/逼深阵后/亮祖督战益急/深引兵还击/破其二栅/德柔军力战友定/自以锐师夹击/
D.时德柔兵屯锦江/逼深阵后/亮祖督战益急/深引兵还击/破其二栅/德柔军力战/友定自以锐师夹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史百家:经,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古代指各种学问。
B.“辟”和“征”均是自汉代起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C.太祖,亦称“大祖”,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选文中称朱元璋为“太祖”。
D.郡伯,选文中指给胡深追赠的封爵;明朝追赠的封爵有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五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深聪慧过人,富有谋略。他聪明且有谋略,通晓经史百家;元末混战时,他感觉浙东灾祸将来临,于是召集乡中子弟数千人进行自保。
B.胡深尽心尽职,颇识时务。太祖亲征婺州时,在石抹宜孙手下掌管军事的他率兵前往救援,兵败而去;处州被攻下之时用四个县向太祖投降。
C.胡深作战勇敢,且有远见。进攻建宁时在朱亮祖急迫督战下,他攻破两个栅栏,后被俘遇害;在诸全修筑新城做屏障,与太祖不谋而合。
D.胡深治军宽厚,关爱军民。他治军十余年,未曾乱杀一人;缙云田税很重,他用刚没收的田租补偿其数,盐税减半,军民都受其仁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闻再兴叛,急驰使诣文忠,别为城守计,至则工已竣。
(2)而深以久任乡郡,志图平闽以报效,竟以死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七月,帝(明武宗)听江彬言,将出关宣府。钦上疏谏曰:“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徂征,岂宜亲劳万乘?且匹夫犹不自轻,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蹈不测之险。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已,朝臣切谏皆不纳。复疏,疏入,不报。八月朔,帝微行至昌平,传报出关甚急。钦命指挥孙玺闭关,纳门钥藏之。分守中官刘嵩欲诣昌平朝谒,钦止之曰:“车驾将出关,是我与君今日死生之会也。关不开,车驾不得出,违天子命,当死。关开,车驾得出,天下事不可知。万一有变,我与君亦死。宁坐不开关死,死且不朽。”钦因负敕印手剑坐关门下曰:“敢言开关者,斩。”夜草疏曰:“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今寂然一不闻,辄云‘车驾即日过关’,此必有假陛下名出边勾贼者。臣请捕其人,明正典刑,不然万死不奉诏。”奏未达,使者复来。钦拔剑叱之曰:“此诈也。”使者惧而返,为帝言“张御史几杀臣”。帝大怒,顾朱宁:“为我趣捕杀御史。”会梁储、蒋冕等追至沙河,请帝归京师。帝徘徊未决,而钦疏亦至,廷臣又多谏者,帝不得已乃自昌平还,意快快未已。又二十余日,钦巡白羊口。帝微服自德胜门出,夜宿民舍,遂疾驰出关,数问“御史安在”。钦闲,追之,已不及。欲再疏谏,而帝使中官谷大用守关,禁毋得出一人。钦感愤,西望痛哭。于是京师盛传“张御史闭关三疏”云。明年,帝从宣府还。至关,笑曰:“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然亦不之罪也。世宗嗣位,出为汉中知府,累官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张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B.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C.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D.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在明代是执掌监察的官员,奉命外出巡视关防的御史称为巡关御史。
B.幸,古代一般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或者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文中指前者。
C.敕印,指敕符、印信,是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等的凭证。
D.微服,古代专指封建帝王为避人注目和隐匿身份,改换服装出行或私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钦担任重要职务。他进士出身,曾任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居庸关-带的防务,官至太仆卿。
B.张钦力阻皇帝出关。他违抗君命,命人关闭关门,藏起钥匙,亲自持剑坐在城关下禁止打开关门。
C.张钦始终坚守职责。因为他不肯妥协,皇帝出关门时多次询问“御史安在”,足见皇帝对他的恼怒。
D.张钦为官忠心可鉴。他的三次忠谏在京城广泛流传,皇帝从宣府回来没有治罪他,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
(2)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
5.张钦智勇兼备,请简要说明他“智”的具体表现。
2020-11-18更新 | 4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吏巡抚其地。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争罗拜,有泣下者。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广东民赴京请建,许之。成化中,赐谥恭惠。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B.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C.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D.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没有变化。
B.宣德,是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前后共十年。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继位沿用。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位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时,由他人代理朝政。
D.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信民有仁孝之心。母亲去世,他亲自抬安葬的土石;他不愿因为自己安葬母亲而使他人过于劳累;他守完丧期才赴任。
B.杨信民嫉恶如仇。他曾在乡间探访利弊之事;按察使郭智、佥事韦广不遵守法律,他坚决弹劾,并把他们关进监狱。
C.杨信民办事有谋略。广州被困时百姓出入被阻绝,他刻木锲给百姓,百姓得以出入;他操练招抚两手抓,贼人纷纷归降。
D.杨信民深得人心。他受诬被捕时,军民到京城请求;广州军情紧急时,军民听说他来了便相互庆祝;他去世时,军民为之哭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
(2)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
2017-12-19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大典,字延之,金华人。家世贫贱。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登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章丘知县。天启二年擢兵科给事中。中官王体乾、魏忠贤等十二人及乳妪客氏,假保护功,荫锦衣世袭,大典抗疏力谏。五年出为福建副使,进右参政,以归。崇祯三年,起故官,莅山东,寻调天津。五年四月,李九成、孔有德围莱州。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调度兵食。七月,登莱巡抚谢琏复陷于贼,总督刘宇烈被逮。乃罢总督及登莱巡抚不设,专任大典,督主、客兵数万及关外劲旅四千八百余人合剿之。叙功,进大典兵部右侍郎,世荫锦衣百户,巡抚如故。八年二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总督杨一鹏被逮。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郡,移镇凤阳。时江北州县多陷。明年正月,贼围滁州,连营百余里,总兵祖宽大破之。大典会总理卢象升追袭,复破之。急还兵遏贼众于凤阳,贼始退。十一年,贼复入江北,谋窜茶山。大典与安庆巡抚史可法提兵遏之,贼乃西遁。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十三年,河南贼大入湖广。大典遣将救援,屡有功,进左侍郎。明年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专办流贼,而以可法代督漕运。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大典有保障功,然不能持廉,屡为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崑贞等所劾,诏削籍侯勘。事未竟,而东阳许都事发。许都者,诸生,负气,愤县令苛敛,作乱,围金华。大典子万化募健儿御之,贼平而所募者不散。大典闻,急驰归。知县徐调元阅都兵籍有万化名,遂言大典纵子交贼。巡按御史左光先闻于朝,得旨逮治,籍其家充饷,且令督赋给事中韩如愈趣之。已而京师陷,福王立。有白其诬者,而大典亦自结于马士英、阮大铖,乃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左良玉兴兵,命监黄得功军御之。福王奔太平,大典与大铖入见舟中,誓力战。得功死,王被擒,两人遂走杭州。会潞王亦降,大典乃还乡郡,据城固守。唐王闻,就加东阁大学士,督师浙东。逾年,城破,阖门死之。

(节选自《明史·朱大典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B.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C.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D.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表示授予官职,文言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征、辟、举、拜和授等。
B.“中官”,又称中使、内官、内臣、内监等,是宦官的另一种称呼。
C.“东阁大学士”,在明朝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员,为正一品。
D.“忧”,指丁忧。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守孝,这叫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大典被人诬陷,因其子获罪。许都因不满苛政而造反,朱万化招募健儿平乱后,队伍没有解散,朱大典也因纵容儿子通敌叛乱而获罪。
B.朱大典多次平乱立功,受到朝廷的恩典,获得世荫锦衣百户的殊荣,让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
C.朱大典不畏强权,面对魏忠贤等人借护卫皇上之功封妻荫子,上书皇帝,极力谏阻。
D.朱大典据城抗敌,精神可嘉。京师沦陷后,清军进攻金华,潞王投降,朱大典便回到家乡,据城抗敌,过了一年,城被攻破,全家死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调度兵食。
(2)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
5.朱大典战功赫赫,仕途不顺。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原因。
2023-01-1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