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姓名称谓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9971793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B.社稷,“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C.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D.庠序,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
B.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悲冷翠的一夜》。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左丘明,该书和《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D.巴金,字芾甘,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分别是《雾》《雨》《电》,还有散文集《随想录》等。
2016-12-13更新 | 6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寒。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2019-07-03更新 | 19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此句中“称物芳”是指《离骚》中多用美人香草来比喻,或用以喻君王,或用以自喻。
B.《服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赋作,为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此赋借与服鸟问答抒发自己忧愤不平的情感,并用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解脱。
C.“副有罪,当相坐”,句中“相坐”是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又称“连坐”。
D.以养“士”著称的“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春申君黄歇、楚国的孟尝君田文。
2020-12-17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