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推导及适用范围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523 题号:17352243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入轨后,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整体进行交会对接,对接后的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对接后的组合体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据此完成下题。

1.对接后的组合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B.
C.D.
2.对接后的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为(   
A.B.C.D.
3.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是通过引力场发生的。与电场强度类似,可以引入引力场强度来描述引力场的强弱。在组合体运动的圆形轨道处,地球的引力场强度大小为(   
A.B.C.D.
2022高二·北京·学业考试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哈雷彗星的绕日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计哈雷彗星下次回归将在2061年。轨道上PQ两点分别为近日点和远日点,若哈雷彗星在P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线速度大小为;在Q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线速度大小为。关于哈雷彗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哈雷彗星在P处的加速度
C.哈雷彗星和太阳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总是相等
D.哈雷彗星在P处受到太阳的引力大于在Q处受到太阳的引力
2024-05-09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伽利略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总结得到行星运动三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以行星运动定律为基础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2020-08-17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人类发现并记录的首颗周期彗星——哈雷彗星在2023年12月初抵达远日点后开始掉头,踏上归途。哈雷彗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能裸眼看见两次的短周期彗星,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已知哈雷彗星大约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如图所示为地球、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示意图,哈雷彗星轨道是一个很扁的椭圆,在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在远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若地球的公转轨道可视为半径为R的圆轨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近日点与远日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在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哈雷彗星大约将在2071年左右再次离太阳最近
D.哈雷彗星的轨道参数与地球轨道参数间满足
2024-02-29更新 | 12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