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目的、原理与器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0 题号:1890115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甲同学采用让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必需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B.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直流电源
C.实验时先通电,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D.重锤释放位置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该同学选取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点是重锤开始下落时打出的点,ABC是按打点先后顺序选取的三个计数点。通过测量得到OA间距离为OB间距离为OC间距离为。已知计数点AB间和BC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从重锤开始下落到打点计时器打B点的过程中,重锤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如果与近似相等,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用题目中所测量和已知量表示)。

(3)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拉力传感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线一端系着小球,另一端连在拉力传感器上的O点。将小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处无初速度释放,拉力传感器显示拉力的最大值为F。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约为________时,可说明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023·北京昌平·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下列物理量需要直接测量的是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B.重锤下落的高度
(2)设重锤质量为m = 0.2 kg、电源频率为50 Hz、重力加速度为g = 9.8 m/s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测得的数据为x1 = 4.07 cm、x2= 8.53 cm、x3= 13.38 cm、x4= 18.62 cm,重锤由B点到D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 J,D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因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影响,会导致重锤的动能增加量__________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选填“>”或“=”或“<”)
2020-07-20更新 | 28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物理实验不仅要动手操作还要动脑思考,小明同学就注意到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
(1)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时,实验时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但只提供的交流电源,小明应选用______计时器。

某次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乙可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利用上述数据测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小车质量为,钩码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取,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______(填“小于”“等于”“大于”)真实值。
(3)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除了平衡摩擦力,还应该______
①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②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③先接通电源打点再释放小车
(4)用图甲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小车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05更新 | 46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实验题
如图1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重物质量用m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错误的是______
A.重物下落的起始位置靠近打点计时器
B.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
C.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物的速度v,可测量该点到O点的距离h,再根据公式计算,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D.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O点的距离h,利用公式mgh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3)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初速度为零的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v,描点并绘出的图像。若实验中重物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图像是图中的______

A.   B.

C.   D.

2023-05-09更新 | 3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