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测量动摩擦因数 >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动摩擦因数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19079515
某同学要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前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条的宽度,示数如图2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___mm。
(2)实验时要调节___________,使细线水平。让滑块从长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条的挡光时间t及钩码的质量m,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实验,每次让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得多组tm,作图像,得到图像斜率的绝对值为k,要测量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仅需要测量A点到光电门的距离L
B.仅需要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C.需要测量A点到光电门的距离L及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3)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同学利用手机“声音图像”软件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块置于长木板上且两端分别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小球A、B相连,实验前分别测量出小球A、B底部到地面的高度。打开手机软件,烧断一侧细绳,记录下小球与地面两次碰撞声的时间图像(两小球落地后均不反弹)。

(1)由图可知,实验时应烧断物块____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的细绳。
(2)烧断细线前,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地面齐平,小球A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_______cm。

(3)若某次实验中通过运算得出A下落时间为,由图可知,物块加速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s;若将手机放在靠近小球A的地面上测量物块加速运动的时间,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仅改变小球B实验前离地高度,测量不同高度下物块加速运动时间t,作出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求得斜率为k,若小球B的质量为m,物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_。(用字母kmMg表示)
2022-11-15更新 | 45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时,两支柱间距L=80.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T=0.02s。当垫块高度为h=40.00cm时,获得的纸带如图(b)所示,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取g=10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打下B点时滑块的速度值为______m/s;
(2)滑块的加速度值为______m/s2
(3)当把垫块的高度调整为48.00cm时,测得滑块的加速度值为4.30m/s2,则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2021-05-31更新 | 26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固定于水平实验台上,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左端与放在长木板上的滑块(滑块上固定有一细小方形遮光条,宽度为d)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

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个,质量均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长木板上适当的位置固定光电门A和B,两光电门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相连;
②用电子秤称量出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③将(依次取)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个钩码放置在滑块上;
④用手按往清装,并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
⑤接通光电门,由静止释放滑块;
⑥计算机自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以及遮光条的后端从离开光电门A到离开光电门B的时间;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与对应的加速度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需要平衡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B.本实验不需要平衡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C.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要远远小于钩码的质量
D.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要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忽略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变化,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用表示)
(3)利用记录的数据拟合得到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则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仅考虑定滑轮处摩擦的影响,则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03-24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