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 验证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0 题号:20231065
某同学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装置测量小车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实验需要满足m远小于M的条件
D.实验不需要满足m远小于M的条件
(2)某同学某次测量中得到的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由于C点模糊不清,只测出了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x,则C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本次测量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3)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轴,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的图线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质量__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为“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多次改变_________的质量进行测量。
(2)用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后,选择图中的_________两个位置的数值计算加速度比较合理。

(3)实验中要求重物质量m1远小于小车质量m2。原因可简略如下∶
m1足够小则下落加速度a很小。
m1研究,根据_______(写表达式),a越小则_______________越接近,达到两者近似相等的目的。
2020-11-27更新 | 5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ABCDEF),如图2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计算结果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合外力F的关系,应用了_________法的科学方法;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像,如图3所示,则图中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图线的末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017-12-23更新 | 26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1所示,是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常用装置。

(1)关于补偿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若小车能够静止于轨道的任意位置,说明已完成补偿阻力
B. 补偿阻力时,应将轨道置于水平桌面,使小车在槽码牵引下沿轨道匀速运动
C. 改变小车质量,重复实验时无需再次补偿阻力
D. 补偿阻力后,小车的机械能守恒
(2)如图2所示为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操作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将图1中的打点计时器接图甲中的电源能够正常使用
B. 如图乙,细线悬挂方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 如图丙,纸带弯曲会增大实验误差
(3)如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为,计数点2所在位置刻度尺读数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2-01-25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