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 > v-t图象 > 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20342682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依次选6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以ABCDEF,如图甲所示。
   
(1)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2)该同学分别算出了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已描好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小车的v-t图像________,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甲图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在一串链条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开始释放链条时其下端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对清晰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后,在坐标纸上作出链v-t图象(图乙)。

(1)观察乙图,请描述小车的运动情况及链条对应的状态_______,并求出BC段对应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2)若链条质量为0.20kg,则小车质量为_______kg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6-12-07更新 | 65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是高度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小组进行野外登山考察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ⅰ)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ⅱ)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的运动情况。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的一点作为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对应运动时间t的数据;
(ⅲ)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ⅳ)再次调节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重复实验,画出了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物块的质量。
(2)由实验数据画得的两条图像及标记点ABCD如图所示,图线______(填“a”或者“b”)为木板倾角为时所得图像。

(3)由图像可得,木板倾角为时,物块过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根据标记点数据可得,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图像和标记点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2-05-07更新 | 41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A.按照图1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挡位上;
C.先释放纸带,之后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多次正确进行实验,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较理想的一条如图2所示,取连续的计时点1、2、3、4、…,测得点1到点2、3、4、…的距离分别为、…;
E.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重力加速度。
(1)指出有错误的步骤________(填相应步骤前的字母);
(2)若从打点1时开始计时,点2、3、4、…对应时刻分别为、…,求得、…,作出图像如图3所示,图线的斜率为,在纵轴上的截距为,可知打下点1时重物的速度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
2021-03-24更新 | 1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