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 自由落体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1200252
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某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一把直尺的顶端,使直尺竖直静止,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当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同学立即捏住直尺。读出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就是直尺下落的高度,就能计算出同学的反应时间。

(1)若直尺下落的高度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则同学的反应时间__________
(2)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制作“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
方法一:在刻度尺上,从“”刻度位置开始,每隔相同距离,标上对应的时间,则时间间隔__________
方法二:在刻度尺上,从“”刻度位置开始,每隔相同时间,标出相应的刻度,则距离间隔__________均选填“越来越大”“越来越小”“相同”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甲、乙两向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并且手的位置固定不动(位置恰好处于0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②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用Lg表示)。
(2)关于该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仅增大尺子的质量,可减小测量误差
B.仅增大乙的手指与尺子间的动摩擦因数,可减小测量误差
C.在中国空间站内,不能完成这个实验
D.若甲松手时,尺子有向下的初速度,则测得的反应时间偏大
(3)若乙用手指夹尺时,手指与尺间的滑动摩擦力为恒力,大小为尺子重力的10倍,不计空气阻力,则本次实验中人的真实反应时间为______(用Lg表示)。
2024-02-13更新 | 20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乙同学为了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自己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处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看到乙同学松开手让直尺下落时,自己立刻捏住直尺,再读出捏住直尺的刻度,即可算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后期甲乙同学又合作设计了一种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

(1)由实验原理可知,该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越小,其反应时间越_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
(2)经过多次实验,该同学捏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为19.60cm,取重力加速度,则该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___________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图中反应测量尺的标度合理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4)实验时乙同学以手指恰不接触直尺为宜,如果两手指间距较大,则测得的反应时间___________ (选填“偏小”“无影响”或“偏大”)。
2021-09-05更新 | 40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同学利用手机物理APP“声音振幅”功能测定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块置于长木板上且两端分别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小球A、B相连,实验前分别测量出小球A、B底部到地面的高度)。实验时,打开手机软件,烧断一侧细线,记录下小球与地面两次碰撞声音振幅的时间图像(两小球落地后均不反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由甲图可知,实验时应烧断物块______(填“左侧”或“右侧”)的细绳。
(2)烧断细线前,用刻度尺测量,可计算出A下落时间为______s。
(3)烧断细线后,手机传感器记录下声音振幅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第一、第二个尖峰的横坐标分别对应A、B两球的落地时刻,其差值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则小球B下落的时间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烧断细线前,用刻度尺测量,计算得出小球B下落的加速度______,已知小球B的质量为,物块质量为,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2023-04-30更新 | 7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