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 验证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5 题号:3810443
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小组利用此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

①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m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③如图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两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由图可读出s1=______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m/s2。(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④如图为实验小组以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图线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______(填“过大”或“过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下关一中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动滑轮质量不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   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②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③挂上钩码,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③,求得小车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步骤②是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C.与小车相连的细线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不需要记录所挂钩码的质量
E.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是vB=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50 Hz,则上述(2)中加速度a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在研究小车质量M、合力F对小车加速度a的影响时,应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5)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___;若已图像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
A.      B.    C.    D.
2019-12-23更新 | 156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6-12-07更新 | 97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
B.“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7.06 cm、x2=7.68 cm、x3=8.30 cm、x4=8.92 cm,电源频率为50 Hz,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___
A. B. C. D.
2020-04-15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