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31 题号:4499513
(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原线圈和副线圈中接入的_______

A.原线圈中接入220V交流电
B.原线圈中接入学生电源12V以下直流输出
C.副线圈接直流电流表
D.副线圈接交流电压表
(2)同学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测得结果如左图所示,他测得摆球直径为_______cm;他通过多次实验后以摆长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若该同学计算摆长时候加的是小球直径,则所画图线在下图中是______(填“A”或者“B”)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的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的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2)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cm,用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上图所示为___cm,则单摆的摆长为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上图所示为___s.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____m/s2.
(3)下表是另一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0.50.60.81.1
周期平方T2(s22.22.43.24.2

①利用上述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L—T2图象_____

②利用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m/s2
(4)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
2016-12-07更新 | 1082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秒;
(2)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3)有两位同学分别在北京和厦门两地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并由计算机绘制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 (填“A”或“B”)。另外,在厦门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___
2018-05-27更新 | 634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3】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
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②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
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
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2020-07-11更新 | 76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