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的关系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传送带模型 >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问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46 题号:4894511
如图,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距离L=5m,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现将一质量为m=l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取10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 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
B.划痕长度是0.5m
C.皮带对物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10J
D.由于传送煤块而使电动机多输出的能量为4J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 的速率匀速运行,上方漏斗每秒将40 kg的煤粉竖直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率匀速运行,则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
A.80 WB.160 WC.400 WD.800 W
2019-09-06更新 | 5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在传送带顶端A点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后,经过2 s物体滑离传送带。已知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传送带的顶端A到底端B的长度为20 m
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 J
D.若物体能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则痕迹的长度为6 m
2021-02-07更新 | 6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图所示为某一传送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7°,传送带以4m/s的速率顺时针运转.某时刻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的放上一质量为1kg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传送带上端A与下端B距离为3.5m,煤块从AB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10m/s2,sin37°=0.6,cos37°=0.8)(  )
A.煤块的机械能增加3J
B.煤块与皮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J
C.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为1m
D.煤块对皮带做的功等于皮带对煤块做的功
2019-09-13更新 | 9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