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利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解决(类)碰撞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7 题号:8199788
某工地上工人的打桩过程可简化为以下模型:铁锤先被举高至距离桩面正上方某一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让它自由下落,然后与桩碰撞后将木桩打入地里.假设铁锤质量为m1=40kg,木桩质量为m2=20kg,释放时距桩面高度h=1. 8米,与桩面碰撞后没有反弹而是一起向下运动直至静止,若木桩一次撞击后向下运动了L=5cm,g=10m/s2. 不计空气阻力,求:

(1)铁锤从释放至碰撞所用的时间及铁锤碰前的速度;
(2)若木桩向下运动过程中地面对桩的阻力恒定,则该阻力大小为多少?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2的刚性小球,小球与水平轻质弹簧相连,另有一质量为m1的刚性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两球半径相同,求:
(1)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m1m2两球的速度大小。
2022-09-18更新 | 890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半径为R=5m的光滑弧形轨道PQ固定,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Q点,水平面的右侧放置一质量为mC=0.5kg、半径为r=2m的光滑弧形槽C,弧形槽与水平面相切于N点,且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在QN间的O点放置一质量为mB=2.5kg的物体B,QO=2.5m、ON=1.75m,将一质量为mA=0.5kg的物体A由P点的正上方h=3.2m高度由静止释放,沿弧形轨道的切线方向进入水平面,经过一段时间与物体B发生弹性正碰,然后物体B进入弧形槽。已知物体A、物体B与QN段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μ2=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忽略弧形槽C与水平面间的摩擦。求:
(1)物体A第一次通过弧形轨道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体A、B碰后各自的速度;
(3)通过计算分析物体B能否从弧形槽C的右侧离开,若能,求出离开时的速度;若不能,求出上升的最大高度,并求出整个过程中弧形槽获得的最大速度。
2022-05-03更新 | 479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小球A,以2.0m/s的速度与同向运动的速度为1.0m/s、质量为2kg的大小相同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B以1.5m/s的速度运动。求:
(1)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
(2)碰撞过程中A、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016-12-08更新 | 6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