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949009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某同学按如下的操作得到了一组数据:

①将碰撞传感器水平放置,在轨道多个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②将碰撞传感器竖直放置在离抛出点一定距离处(图中虚线位置),在轨道多个位置静止释放小球,小球都击中碰撞传感器.
123456
初速度v0(m/s)1.0241.2011.1761.1530.9421.060
飞行时间t(s)0.2460.2490.2480.1730.2120.189
(1)本实验除了碰撞传感器外,还需用到的传感器是__
(2)根据表格可知,碰撞传感器水平放置时,距离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约__m;碰撞传感器竖直放置时,距离小球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约__m.
2016·上海嘉定·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某小组进行“研究物体平拋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圆弧轨道释放.通过调节铁架台上挡板的高度,小球与挡板相撞,记录撞击使小球在挡板上留下的痕迹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B.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
C.当铁架台挡板倾斜时,会导致小球平拋运动轨迹点出现误差
D.描绘轨迹图时以轨道与木板的等高点作为小球平拋运动的起点高度
(2)实验得到平拋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拋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如图中yx图象能说明平拋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拋物线的是__________

(3)如装置图所示,当挡板从轨道底端等高位置O开始,每次向下调节相同高度至ABCD位置,挡板上的撞击点如图中1、2、3、4所示,其中位置D对应如图中的__________(1、2、3、4);间距__________(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2023-04-25更新 | 6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比直线运动复杂。我们可以按照把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相对简单的直线运动的思路,分别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
(1)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由静止自由下落,可观察到两小球同时落地;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的力度,多次实验,都能观察到两小球同时落地。根据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2所示,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O滑下后从O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①为了保证钢球从O点水平飞出的初速度是一定的,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是______
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②一位同学做实验时,忘记了标记平抛运动的抛出点O,只记录了ABC三点,于是就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判断,A______(填“是”或“不是”)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m/s。(取,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1-10-12更新 | 68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应选择______
A.实心小铁球       B.实心小木球
(2)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球_________
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B.离开轨道时水平速度相等
(3)实验通过描点法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录了竖直向下的y轴方向和水平向右的x轴方向以及小球运动轨迹上的abc三个点,如图所示。已知小方格的边长L=9.80cm,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

(4)该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光电门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v0,底板上的标尺可测得水平位移x。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冲出水平槽口。以v0为横坐标,以x为纵坐标,作出的x-v0图象是一条斜率为k的直线,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用h、k表示)
2020-08-09更新 | 3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