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焓变 > 化学反应中热量(Q)及(△H)相关判断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4351153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改进的中和热测定实验装置。在塑料瓶中事先加入50 mL 盐酸,然后通过注射器注入50 mL溶液,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瓶外泡沫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按课本装置和改进后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
平均值
改进前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后
119.119.021.121.220.120.223.423.63.33.4
219.019.221.020.820.020.023.223.53.23.5
319.219.221.221.020.220.123.623.43.43.3
表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___________,根据改进后装置的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近似认为盐酸和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
(4)有同学考虑注射器针筒中会有溶液残留(不超过0.5mL),认为上述实验会导致所测得反应热偏小,请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如果用60 mL 盐酸与60 mL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
(6)醋酸和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与盐酸和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相比,___________(填“醋酸”或“盐酸”)的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O2(g)===CO2(g)     ΔH1<0
途径Ⅱ 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     ΔH3<0   
2H2(g)+O2(g)===2H2O(g)       ΔH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焓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焓,那么在发生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_
(4)已知:
Fe2O3(s) + 3CO(g)===2Fe(s) + 3CO2(g)   ΔH1=-25kJ•mol-1
3Fe2O3(s) + CO(g)===2Fe3O4(s) +CO2(g)   ΔH2=-47kJ•mol-1
Fe3O4(s) + CO(g)===3FeO(s) +CO2(g)   ΔH3=+19kJ•mol-1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20更新 | 28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Ⅰ.(1)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 ΔH1=+3359.26 kJ·mol-1
CaO(s)+SiO2(s)===CaSiO3(s) ΔH2=-89.61 kJ·mol-1   
写出白磷(P4)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为SiO2(s)+4HF(g)===SiF4(g)+2H2O(g) ΔH(298.15 K)=-94.0 kJ·mol-1 ΔS(298.15 K)=-75.8 J·mol-1·K-1,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化,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是_________
Ⅱ.(1)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 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ΔH=___
②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_
(2)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497 kJ/mol。N2(g)+O2(g)===2NO(g) ΔH=+180.0 kJ/mol。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_____________kJ/mol。
(3)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0更新 | 131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时,
②稀溶液中,(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的燃烧热等于
B.反应①的反应热为
C.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
D.含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每得到一组数据,至少需要测量___________次温度。
②取溶液与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实验并计算可得生成放出热量,上述实验数值与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c.一次性把溶液倒入盛有溶液的小烧杯中
③仪器A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为___________
④现将一定量的稀溶液、稀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⑤若用溶液与锌粉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反应后最高温度为。(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请计算:反应___________
2024-03-06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