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实验基础 > 探究性实验 > 化学实验探究 > 物质性质的探究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6712128
在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中有如下实验:将无锈铁钉浸入CuSO4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Al和CuSO4溶液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1)预测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将一端缠绕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如图),观察现象。

(2)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
【实验改进】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浸入CuSO4溶液,观察现象。
(3)填写实验报告单:
序号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铝丝周围出现蓝绿色物质CuSO4溶液呈弱酸性,与Al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蓝绿色物质成分待探究
24h后,铝丝仍光亮;48h后,铝丝表面出现少量红色物质红色物质是_______,说明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但反应较慢
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反应生成的Al2(SO4)3为无色;Al2(SO4)3溶液的密度_______(填“>”或“<”)CuSO4溶液

【深入探究】为研究上述异常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继续开展探究。
资料:①Cu2(OH)2SO4呈蓝绿色,不溶于水;②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4)取出铝丝,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蓝绿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欲加快Al和CuSO4溶液的反应,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通过探究,同学们提出了铝制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6)下列食品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食醋B.食用油C.面粉D.咸菜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1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该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什么性______。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3)淀粉−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______(填名称)。
(5)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漂白粉放置于潮湿环境中易变质,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还可用下列方法制得:KClO3+6HCl(浓)=KCl+3H2O+3Cl2↑,当反应中有1molCl2生成时,消耗的HCl在标况下的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2020-04-18更新 | 4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并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图探究实验:

(1)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是____
(2)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
(3)本实验中,装置从左向右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图实验:

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该小组内的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Ⅰ:H2O2还原Fe3+,使其转变为Fe2+
假设Ⅱ:H2O2分解生成O2,O2氧化试剂X;
假设Ⅲ:____
并对假设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①说明假设____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由实验①②得出假设____是正确的。
2022-04-04更新 | 29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离子。
Ⅶ.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Ⅳ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Ⅵ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有SO
既有Fe3又有Fe2有SO
有Fe3无Fe2有Fe2

(6)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SO(aq)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则溶液E和F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
2024-01-1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