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酸碱中和滴定 >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7474714
由于大苏打在空气中放置易变质失效,因此在进行定量实验前,往往需要对溶液浓度进行标定。探究小组查阅资料后决定利用重铬酸钾()对配制的0.1000mol/L溶液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0.019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未配平)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样品溶液,发生反应。直到恰好完全反应时,停止滴加,记录加入溶液的体积。平行实验3次,消耗的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4.80mL
(1)配平步骤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步骤②可以加入少量_______作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3)经过标定,样品溶液的实际浓度是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相似题推荐

【推荐1】补铁食盐中常常加入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Y,可溶于水)。
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Ⅰ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盐晶体
实验步骤:①向FeCl3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氨水,反应完毕后过滤、洗涤、干燥即获得Fe(OH)3;②将制得的Fe(OH)3,乙二胺四乙酸(H4Y,一种四元酸)和H2O加入三颈烧瓶(装置如下图),搅拌,控温在80℃反应1小时,用Na2CO3溶液调节pH,经过一系列操作,过滤,洗涤,晾干得到产品。

(1)可以利用FeCl3和氨水的反应制备Fe(OH)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检验Fe(OH)3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控温在80℃反应1小时,最佳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中的“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发浓缩,趁热结晶
B.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结晶
C.蒸发浓缩至大量晶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Ⅱ市售补铁食盐中铁含量测定
已知:①补铁食盐中还含有KIO3,其中n(KIO3):n(NaFeY)=1:22;

实验步骤:称取m g样品,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 mL溶液。取出1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用c mol/LNa2S2O3标准液滴定,重复操作2~3次,消耗Na2S2O3标准液平均值为V mL。
(4)将样品溶解在稀硫酸中并配制成100 mL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___________
(5)加入的KI除了与Fe3+反应外,还可与KIO3反应,写出KI与K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7)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224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已知甲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常压下稳定,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具有还原性,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废铜屑制备甲酸铜晶体Cu(HCOO)2•4H2O,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设计方案:铜屑、稀硫酸加热通入氧气制得硫酸铜溶液,再与甲酸反应生成甲酸铜溶液,再结晶。请判断:甲同学_____(填“能”或“不能”)制得甲酸铜晶体。
(2)步骤Ⅱ制备Cu(OH)2•CuCO3时,写出CuSO4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操作步骤Ⅲ:向盛Cu(OH)2•CuCO3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蒸馏水,逐滴加入甲酸至固体恰好全部溶解,然后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过程中为了防止甲酸铜结晶损失,可采取_____操作;接着冷却结晶,过滤,再洗涤晶体2~3次,为使固体快速干燥,可选_____(填写序号)来洗涤。得到产品。
A.冷水          B.乙醇            C.四氯化碳          D.饱和甲酸铜溶液
(4)晶体中甲酸根含量的测定:
   
①下列仪器可供步骤A选用的是_____(写名称,下同);可供步骤C中滴定选用的是_____
   
②溶液恒温80℃、30min时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步骤C滴定时当观察到_____即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晶体中甲酸根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023-05-16更新 | 171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三氯化六氨合钴(III)([Co(NH3)6]Cl3)是合成其它含钴配合物的重要原料。制备流程如下:

(1) “混合”步骤需在煮沸NH4Cl溶液中加入研细的CoCl2·6H2O晶体,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2)流程中加入溶液可防止加氨水时溶液中c(OH)过大,其原理是______
(3)“氧化”步骤中应先加入氨水再加入,理由是______
(4)为测定产品中钴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4.000g于烧瓶中,加80mL水溶解,加入15.00mL 4mol•L-1NaOH溶液,加热至沸15~20min,冷却后加入15.00mL 6mol•L-1HCl溶液酸化,将转化成Co3+,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25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取其中25.00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②加入足量KI晶体,充分反应;
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2 次,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5.00mL。(已知:2Co3++2I=2Co2++I2,I2+2S2O32-=2I+S4O62-),通过计算确定该产品中钴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2020-01-19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