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 元素周期律 >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9612138
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磷(P)、砷(As)也是氮族元素,这两种元素位于相邻的周期。
(1)砷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其中稳定的核素是,它的中子数为_______
(2)已知的性质相似,则对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能与溶液反应
C. 与受热分解产物的种类完全一样       D. 能与溴水反应
(3)下列关于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砷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磷单质       B. 酸性:
C. 热稳定性:       D. 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
实验Ⅰ
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
实验Ⅲ另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

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实验Ⅰ和Ⅲ,得出Cl2、Br2、I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的氯水都是实验前新制备,其制备的方法是将氯气通往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而得到。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备氯水,下列对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甲装置中所用药品为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B.若在装置乙、丙之间增加一个如图(a)所示装置,制备的氯水更纯净
C.为提高氯水的制备效率,可在丙装置中的长玻璃管下端接一个如图(b)所示的多孔球
D.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并防止倒吸,丁装置可选用如图(c)所示装置
2020-06-06更新 | 26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依据下列信息,完成填空:
(1)某单质位于短周期,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在25℃、101kPa下,其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
(2)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kJ·mol-1,2Hg(l)+O2(g)=2HgO(s)     ΔH=-181.6kJ·mol-1,则反应: Zn(s)+HgO(s)=ZnO(s)+Hg(l)的ΔH___
(3)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K(t1)K(t2)
F2+H22HF1.8×10361.9×1032
Cl2+H22HCl9.7×10124.2×1011
Br2+H22HBr5.6×1079.3×106
I2+H22HI4334

①已知t2>t1,生成HX的反应是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③在t1温度1L恒容密闭容器中,1molI2(g)和1molH2反应达平衡时热量变化值为Q1;反之,2molHI分解达平衡时热量变化值为Q2,则:Q1___Q2(填“>”“<”“=”)。
2020-05-27更新 | 11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小组探究元素周期律,甲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研究;回答:

(1)图中A装置名称是____
(2)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①稀H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iO3溶液       ⑤SiO2
试剂A与C分别为_____(填序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N、C、S的非金属性强弱,你认为原因是____
2021-03-3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