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9 题号:21498404
Ⅰ.硫元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以及生产生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见的硫磺皂、二硫化硒洗发水、葡萄酒中都有硫元素的身影。人类对硫元素的探索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黑火药的发明、“绿矾油”的提炼……
(1)硫磺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硫单质,硫磺皂是最便宜的除螨杀菌药皂。请猜测硫磺皂的颜色___________,写出硫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下列各反应中,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的反应是________
            

   跟浓常温下发生钝化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3)在酿酒时人工添加有两个目的:抗氧化和抗菌,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硫抗氧化过程,向溴水中通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机理___________
(4)发酵酒卫生标准中对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有要求:总小于,若在室温下,每升溶液中最多通入___________。(室温下)
(5)向溶液中通入至饱和,此过程看不到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溶液变浑浊,加入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
A.B.C.D.

(6)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都有分子B.都有氧化性
C.都能和铁、铝反应D.密度都比水大

(7)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浓硫酸表现了______
A.难挥发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

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锌粒与浓充分反应制取气体,待锌粒全部溶解后,同学们准备用收集到的气体(X)做有关实验,但是老师说收集到的气体(X)可能含有杂质。
为证实相关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此气体(X)取样进行认真研究。

(8)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酸性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B中添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
(9)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D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可证实气体X中混有较多量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Ⅰ.某小组拟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 H2C2O4溶液、0.010 mol/L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物理量
编号
V(0.20 mol/L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 mol/L KMnO4溶液)/mL
m(MnSO4固体)/g
T/℃


2.0
0
4.0
0
50


2.0
0
4.0
0
25


1.0
a
4.0
0
25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_;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限选试剂:KBr溶液、KMnO4、浓盐酸、浓硫酸。
(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无尾气吸收装置,请写出处理尾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487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NO3、SO4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活塞c,将过量稀HNO3加入装置B中,关闭活塞cB中浅绿色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II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III打开活塞b,向A装置中加入足量硫酸,关闭活塞bA中产生气体;B中有气泡,液面上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IV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
V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V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得出的结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操作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操作III,开始时B中溶液的颜色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28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NaClO。实验小组制备消毒液,并利用其性质探索制备碘水的方法并测定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资料:i.HClO的电离常数为Ka=4.7×10-8;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3×10-7、K2=5.6×10-11
ii.碘的化合物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5I-+6H+=3I2+3H2O。
iii.碘单质能与I-反应:I2+I-(低浓度时显黄色,高浓度时为棕色)。
I制备消毒液(夹持装置略)

(1)制备NaCl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i,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利用消毒液的性质探究碘水的制备方法
将某品牌“84消毒液”稀释10倍,各取100mL于三个烧杯中,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碘水:
方案操作现象反应后加淀粉溶液
1烧杯1溶液中加入9gKI固体|溶液为橙黄色……
2烧杯2溶液中加入9gKI固体,再加入1mol/L盐酸10mL溶液颜色快速加深,呈紫红色变蓝
3烧杯3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小于0.5g)振荡后溶液保持无色不变蓝
(3)针对烧杯3“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过量的NaClO将反应生成的I2氧化为
设计实验a证实了假设1成立。NaClO氧化I2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假设2:生成的I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设计实验b证实了假设2成立,实验b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某小组检验烧杯3所得溶液中含:取烧杯3所得无色溶液少许,加入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发现溶液变蓝。该实验方案能否证明烧杯3所得溶液中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预测烧杯1反应后加淀粉溶液的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说明预测依据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5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