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氮的氧化物 > 二氧化氮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94 题号:7623496
本题包括4小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碳酸氢钠)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海绵状的炭。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性。
(3)NO2_______色的有毒气体,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10 mol·L—1 H2SO4配制 480mL 1mol·L—1 H2SO4,有如下几个操作:
①计算并用量筒量取 x mL10 mol·L—1 H2SO4,稀释;
②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规格为 y 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转入容量瓶;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Ⅰ.请填写上述步骤中 x、y分别是: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
Ⅱ.若没有进行操作③,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下同);操作④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沸点为-151℃),某探究小组由这一实验事实出发,猜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加热和尾气处理装置、夹持仪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N2的作用是_______
(2)打开弹簧夹1、2,在持续通入N2的条件下,先把碳加热至红热后停止加热,再缓慢滴入浓硝酸的原因为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干燥后进入装置C的冷却瓶,气体颜色变浅接近于无色,其原因为_______;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3,通入O2,冷却瓶中气体进入装置D后气体颜色仍无明显变化,说明该小组的猜测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3)该小组对上面装置进行改进,验证碳被浓硝酸氧化的产物为CO2(加热装置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装置F、G中的试剂可以分别选用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馏水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d.澄清石灰水
②装置H中盛有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足量氧气进行尾气处理,生成Na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1-05-14更新 | 49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而稀硝酸不能氧化一氧化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试剂:浓硝酸稀硝酸(3mol·L-1),蒸馏水,浓硫酸,NaOH溶液。
已知:NaOH溶液不与一氧化氮反应,能与二氧化氮反应。
(1)装置①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②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做实验时应避免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⑥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022-07-10更新 | 136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易 (0.85)
【推荐3】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是一种无色气体,F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 + H2O→ B + C;②C + F→D;③D + NaOH→F + E + 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D_______、 F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_________。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一步反应为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0-11-05更新 | 2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