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硝酸盐 > 硝酸盐的不稳定性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873384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和浓硝酸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在古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广泛应用了化学知识,古代文献中大量记载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我国古代文献《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这是因为KNO3能自燃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
2017-03-16更新 | 408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B.《吕氏春秋》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论衡》中“司南之杓(勺),投之於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2O3
D.《天工开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人石臼,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2020-11-11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已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能支持燃烧
B.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的CuO催化作用的结果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该实验不能说明木条复燃的原因,应该做对照实验
2020-12-03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