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湖北 高三 期末 2022-02-07 1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就是相思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相思豆中含有具有很强毒性的毒蛋白--相思子毒素蛋白。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由4部分组成,即34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导信号序列、251个氨基酸组成的A链、263个氨基酸组成的B链以及14个氨基酸组成的连接A、B链的连接肽。经过相应细胞器的加工,最后形成含有514个氨基酸的相思子毒素蛋白,加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囊泡与其它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对该前体进行切除加工时需要消耗水
C.据图分析液泡中含有相应的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D.一个相思子毒素蛋白前体分子在翻译过程中产生561个水分子
2022-02-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蓝藻、绿藻、硝化细菌、豌豆等均是自养生物。下列有关这四类自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类自养生物都可利用能量将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利用的能量也各不相同
B.蓝藻和绿藻中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上述四类自养生物在细胞形态和结构上都具有统一性
D.上述四类自养生物都含有DNA和R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鸡蛋的石灰质真壳与壳下膜主要通过糖蛋白微细纤维相连接,可以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生物酶解,达到分离壳下膜的目的。为了研究木瓜蛋白酶反应时间和用量对壳下膜质量的影响,某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都需要在37℃下进行
B.木瓜蛋白酶的用量是1.0℅时,该酶降低活化能不显著
C.推测壳下膜的分子组成中可能有蛋白质分子
D.木瓜蛋白酶催化糖蛋白水解成短肽和单糖
2022-02-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有关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并固定,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的恒温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将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气球可能会浮起
B.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将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注入气球作为对照实验
C.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是否进行过无氧呼吸,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D.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体积会一直增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自由基学说是一种细胞衰老假说,如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过程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B.③过程可能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受损,细胞ATP的合成受到影响
C.若③过程使酶活性降低,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D.②①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调节,对生物膜损伤较大
2022-02-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发生细胞焦亡时会伴有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介导多种免疫反应)释放,细胞表现为不断膨胀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的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等均不同于细胞凋亡、坏死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炎性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物质提高了免疫力
B.细胞焦亡与细胞内相关基因及其表达调控无关
C.细胞焦亡时细胞膜破裂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可能引发局部水肿
D.细胞焦亡在抗击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2-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min后,处于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
B.前2min,处于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C.C点的出现是由于乙二醇进入了植物细胞
D.所有植物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是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所处时期的重要依据。在观察猫(2n=38)细胞分裂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两极各有19条非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可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阶段
C.若观察到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可用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2022-02-02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图1为甲家族某单基因遗传病的DNA标记电泳图,父亲和母亲的DNA标记组成分别可表示为S1S1和S2S2。图2为该遗传病的乙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B.甲家族的父亲是该遗传病的患者
C.乙家族I-1相应DNA的标记组成为S1S2
D.若甲家族的儿子与乙家族的II-3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8
2022-02-02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如图是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获得的菌体注入小鼠体内后会导致小鼠死亡,推测高温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获得的菌体注入小鼠体内后会导致小鼠死亡,推测蛋白质可能不是转化物质
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探究S型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D.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于转移到R型菌内的DNA片段直接表达出荚膜多糖
2022-02-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耳聋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常见的一种,且遗传性耳聋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位点的耳聋致病基因可导致相同表现型的听觉功能障碍,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耳聋。科研人员确定了一种与耳聋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中的基因序列作为模板链,指导合成相应的mRNA
B.与正常基因C相比,突变的基因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量可能减小
C.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D.造成相同表现型听觉功能障碍的致病基因一般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2. 某精原细胞中m、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A至E表示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B.该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染色体桥的形成实现了同源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