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湖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3-31 2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 从1895年欧文顿实验发现细胞膜由脂质组成开始,到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科学家们对细胞膜的成分进行了长达40年的探索过程。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
B.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越多
C.提取动物细胞中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D.探索膜成分的实验,相比使用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动物细胞的优势是没有细胞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体积巨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一类细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下列证据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A.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
B.线粒体以分裂的方式繁殖,类似于细菌
C.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的细胞膜成分
D.线粒体的外膜可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融合沟通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有利于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C.精子的头部包含了父方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D.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是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是作用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C.传染病与病毒、细菌的传播能力有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某种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已知甘氨酸的R基为“-H”,下图是该脑啡肽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脑啡肽分子量较小,作为药物可直接口服
B.将脑啡肽彻底水解后去除甘氨酸,剩余氨基酸中的O原子数和上图结构式中的一样
C.改变组成脑啡肽氨基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其功能不一定改变
D.形成上图脑啡肽结构的氨基酸有5种
2023-04-0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细胞相比腹肌细胞上图中的相互转化速度要快
C.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是指其在酶的作用下,靠近“A”的那个特殊化学键很容易水解
D.图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都可以是细胞质中
2023-03-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对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究,下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过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噬菌体,不能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
B.图中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
C.图示过程结束后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可作为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是细菌遗传物质的证据
D.若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则原因是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就马上搅拌离心了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在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如图),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下列有关翻译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正在合成的不同肽链,它们的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相同的
B.图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往右
C.翻译过程快速高效,是因为一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D.图中4个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开始时间不同,但合成肽链所需要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
2023-03-2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已知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能与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发生这种反应,从而培养基上的纤维素分解菌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某研究小组依据上述原理,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在培养基上,得到了如下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种类的纤维素分解菌)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培养基应该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该研究小组要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应该要到纤维素多的地方去寻找
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皿应该倒置
D.图中各种类的纤维素分解菌中,单个菌分解纤维素最强的是B种类
2023-03-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生殖隔离,用传统的有性杂交的方法很难得到杂种后代。经过长期的实验,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得到了两种植物的杂种植物,如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的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由A、B细胞获得A、B原生质体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杂交过程的关键是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以使用离心法、聚乙二醇融合法等方法来诱导
C.若提供A、B细胞的植株都为二倍体,则图中杂种植株也为二倍体且是可育的
D.图中培养愈伤组织发育为杂种植株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蔗糖和一些植物激素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