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师大2019版必修二6.1生物进化的证据(课后)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8-07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根据化石中某种元素与其放射性同位素的比例可测算化石的形成年代。238U衰变为206Pb的半衰期为45亿年,14C衰变为12C的半衰期为5730年。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罗平县发现了一件2.44亿年前的远古动物骨骼化石(如图所示),根据化石产地和指节骨较多、尖嘴长吻等与众不同的特征,将该化石动物命名为奇异罗平龙。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奇异罗平龙化石的发现,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奇异罗平龙尖嘴长吻且牙齿较多,有利于提高其捕食的效率
C.奇异罗平龙的指节骨较多,有利于增加其四肢运动的灵活性
D.测定奇异罗平龙化石中14C/12C,比测定238U/206Pb能更准确测算其形成年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另一个细胞吞噬的线粒体祖先:原线粒体。原线粒体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原线粒体被吞噬后,并没有被消化,而是与宿主细胞形成了共生关系,在长期对寄主和宿主都有利的互利共生中,原线粒体逐渐演变形成了线粒体。下列事实中,不支持该学说的是(  )
A.线粒体的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
B.线粒体和细菌基因表达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且其核糖体的结构与细菌类似而与真核细胞差别较大
D.线粒体DNA裸露且呈环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科学家们在北大西洋海底发现了一种新的古生菌Lokiarchaeota,经DNA序列分析被认为是在原核生物中与真核生物亲缘最近的生物,它的出现证明了真核生物正是从原核生物发展而来,而新发现的这种古菌就是桥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古生菌具有生物膜系统
B.该古生菌的核膜也含大量磷脂分子
C.该古生菌的基因组中存在较多和真核生物相似的序列
D.该古生菌细胞中存在多种细胞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A.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B.生物在代谢中都需要酶催化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
D.人的手臂、猫的前肢、鲸的鳍、蝙蝠的翼手,其骨骼结构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科学家用免疫距离方法估算人类与大猿的进化分歧时间,该方法的原理是进化过程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替换,随着蛋白质积累分歧,抗体结合的程度下降,通过蛋白质亲和度改变的大小可以看出物种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上,谷氨酸的缺失会引起镰状细胞贫血
B.免疫距离方法确定人类最近亲缘物种要比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更加精确
C.进化中随着蛋白质积累分歧,人类与大猿体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
D.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库,免疫距离法可直接检测人类与大猿的基因组差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对解释人类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生物的进化一般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顺序进行
C.新冠病毒通过定向变异致病力越来越弱,是病毒的一种适应性进化
D.利用不同生物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可揭示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最近的旁支,也是化石资料最丰富的古人类,在现代人的起源中尼安德特人可能具有遗传贡献。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从尼安德特人的遗骸中先后提取到了线粒体DNA和核DNA并进行了测序。与现代人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后发现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中,大约有1%至4%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通过卵细胞向后代传递,可用于追踪人类母系的历史
B.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上的所有碱基序列
C.斯万特·帕博获得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D.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祖先曾经发生过基因的交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现代智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人们认为,约100万年前,非洲的古人类(人属各成员)第一次走出非洲,在各地发展出自己的种群,例如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约10万年前,人类(现代智人种)第二次走出非洲,与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发生有限的基因交流。之后由于目前尚在争议的原因,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包括尼安德特人陆续灭绝,而我们的祖先生存下来并逐渐扩散占据了全世界。2009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团队完成尼安德特人细胞核DNA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现代人的线粒体和Y染色体基因中则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基因。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人线粒体和Y染色体无尼安德特人基因的原因是它们分别为母系遗传和父系遗传
B.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以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C.测定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
D.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与社会联系的生物学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A.吸烟会升高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B.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生活
C.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金鱼D.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研究者从古代尼安德特人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测序,发现之前未知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比较多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图1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
B.图1结果能够支持图2所示的部分人类进化图谱
C.现代人之间mtDNA的差异可能与人类的迁徙有关
D.DNA测序是研究人类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1. 科学家发现,人与猩猩和长臂猿的某段同源DNA的差异分别为2.4%、5.3%。有人据此推断:人与猩猩、长臂猿具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是(       
A.三种生物均属于脊椎动物,在器官、系统上均有相似之处
B.人和猩猩、长臂猿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C.人和猩猩、长臂猿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D.三种生物在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组方面高度接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表彰他在已灭绝的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研究与发现。他对已经灭绝的古人类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在现代人类基因组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古人类遗传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人类化石中提取的DNA不一定都来自细胞核
B.古人类特定的环境诱导其DNA产生适应性变异
C.上述成果为人类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D.古人类的部分基因仍会影响现代人的生理活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仅指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C.可了解已绝灭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D.可推测已绝灭生物的行为特点
2023-07-09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5地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4. 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能得出(  )
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缺失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
C.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人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D.这个差异导致了两个物种的血红蛋白的功能不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5.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他的研究通过揭示所有现存人类与已灭绝原始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为探索“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提供了基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尼安德特人与现存人类基因组的分析比较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这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现代人类出现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生物的进化也在生物体上留下许多印迹,比如蝙蝠的翼、鲸的鳍与人的上肢,虽然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但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为这些生物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D.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虽被学术界广为接受,但仍然存在争议和疑点,生物进化理论还在继续发展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6. 回答问题:
Ⅰ.短指症是显性遗传病。据文献资料,已知的致病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基因BMPR)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图1为某短指症家族的家系图。

   

(1)根据题意,BMPR基因变异导致的短指症属于______(常/性)染色体遗传病。
(2)据图1所示系谱图分析,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用H/h表示),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短指症的概率是______
Ⅱ.正常情况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结合后,激活SMAD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细胞(图2)。研究发现,若BMPR蛋白的第48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可抑制SMAD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导致短指症的发生。

   

(3)根据题意,若正常的BMPR基因发生______,可导致短指症的发生。
A.碱基对重复B.碱基对替换C.碱基对插入D.碱基对缺失
(4)图3为精氨酸的结构式。据题干及图3分析,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发生改变的基团是______。

   

A.①B.②C.③D.④
(5)根据图2所示信息,分析“BMPR基因异常导致短指”的可能机制______
Ⅲ.小李家族患有短指症,基因测序显示:该家族中所有个体BMPR基因均正常,但在患者第20号染色体的STR内部均存在着如“5′-ATAT……ATAT-3′”的异常核苷酸重复序列,且不同个体内中“ATAT”等的重复次数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STR均位于BMP2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为短指症新的致病基因)的周边。图4示该家族部分系谱。

   

(6)据图4分析,可能携带异常重复序列的第20号染色体编号是______
(7)据题意分析,不同个体第20号染色体STR的差异属于______。
A.缺失B.重复C.碱基种类变化D.碱基数目变化
(8)科研人员通过测定不同个体STR的重复次数,可以______。
A.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B.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作为物种鉴定的依据D.研究生物个体的亲缘关系
(9)医生对小李家族的BMP2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也没有发现异常。为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有必要对该基因表达状态进一步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______
①测定BMP2基因是否转录相应的mRNA
②测定体内是否存在BMP2蛋白
③测定BMP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化石证据有助于研究生物的进化,比较解剖学、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的进化的有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和解剖学证据等证实了不同的生物是由_____逐渐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在_____等方面发生着全面的进化。
(2)鱼类终身存在的鳃裂在人胚胎发育的早期也出现过,这属于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研究比较人的上肢,马、鲸、龟、蝙蝠的前肢和鸟的翼,发现它们之间有共同特点,这属于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
(3)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

生物名称

黑猩猩

金枪鱼

小麦

链孢霉

酵母菌

氨基酸差异/个

0

1

10

13

21

35

43

44

从表中可以看出,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_____。通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_____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这项比较从_____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非选择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遗传与进化
2
分子与细胞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2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30.6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4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50.65基因突变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6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70.65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80.65基因突变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90.65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  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  表观遗传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0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1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2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3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40.65基因突变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15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单选
二、非选择题
160.6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解答题
170.6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