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6 题号:10345883
2020年春节前夕出现了一种因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于非典型性肺炎。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被中国研究人员破译,并与全世界共享。
材料二 1月21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发现,该病毒是通过人ACE2蛋白的介导作用进行感染:其表面抗原S蛋白具有天然三聚体结构,病毒通过其三聚体抗原(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细胞。
材料三 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把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正式被命名为“COVD-19”,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
材料四 2月11日,三叶草生物制药宣布在模型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S一三聚体”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并且用新获得的“S一三聚体”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
(1)成功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使得对病毒的_________快速检查成为可能,为疾病的诊断带来曙光。
(2)新型冠状病毒和宿主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血管紧张素酶2(ACF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据研究,除了肺部外,ACE2在人体中还高度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心脏、肾脏、肝脏、消化道等器官,而在其他组织细胞不表达,这说明ACE2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_____性。由此推测,SARS-CoV-2_________(“可能、“不可能”)侵染上述组织细胞。
(3)国际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这说明在分类上其与SARS-CoV属于不同种的病毒,生物学中的“种”是指_________
(4)材料四中在模型动物体内的血清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表明该疫苗保留了新冠病毒________天然结构,有望在人体中诱导保护性的免疫反应,为下一步疫苗中试生产、动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继而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和大规模GMP生产奠定基础。科研人员热衷于研制各种疫苗以用于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却很少考虑利用已治愈患者的血清或抗体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原因是_________。(回答出两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野生型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各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色素
酶1酶2酶3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ABD
相应的等位基因ab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9号10号10号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符号)。
_______
(2)某红色籽粒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后自交,其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并用一个遗传图解解释___________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
(4)四倍体玉米中玉米色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玉米,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___________(填“是”或“不”)属于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
2020-02-28更新 | 9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甲虫的体色A和a基因控制(图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这一层次。
(2)若在另一个基因型为AA的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________。当这个种群达到遗 传平衡时,有灰色个体 4%,则 A 的基因频率为_____
(3)因国家推行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种群1所在的地区环境污染持续改善,可预测该种群的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
(4)若想知道种群1和种群2是否为同一物种,应如何设计实验?_____。 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_____
2018-12-08更新 | 2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果蝇常被用作生物学研究的材料。请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吉斯重复实验时发现:红眼雄果蝇(XWY)和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产生的大量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注:W和w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XXY的个体为雌果蝇,XO的个体为雄果蝇),推测可能是由于母本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子一代中_____,则证明该推测正确;该子代白眼雌果蝇能够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
(2)研究发现,果蝇棒眼性状是由于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导致,具体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回答:
①将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蝇。经分析,是由于亲本雌果蝇c发生X染色体不等交换,从而产生了_____的配子所导致;该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
②科研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mBXb,其中B代表两个16A区段,b代表 一个16A区段,基因m始终与B连在一起,且m基因纯合时(XmBXmB,XmBY)使胚胎致死。将该棒眼雌果蝇(XmBXb)与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获得F1,再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m的基因频率为_____
(3)科学家利用某品系果蝇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培养的环境条件均符合要求且相同。

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偏好。请分析,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填“基因”或“物种”)多样性,理由是_____
2021-07-15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