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2341963
图1表示某人在一次行动中由于紧张,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引起的反射过程示意图,A、D为反射弧上位点,B、C为突触;医生担心该人会得“破伤风”,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免疫图示如图2。

(1)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电位变化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图1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A→D,这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导致。
(2)在免疫学上,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属于__________。图2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此行动过程难度较大,耗时较长,该人出现饥饿症状,此时胰高血糖素和___________分泌增加,使血糖恢复正常。同时大量流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位于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_病。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I、脂多糖(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与靶细胞_______(选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受体结合,进而________(选填“促进”、“抑制”)炎症反应。
(2)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兴奋以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选填“单向”、“双向”)的。
(3)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_______(选填序号:①中枢、②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1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________(使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4)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5)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a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有________。
分组处理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腹腔注射LPS++++
腹腔注射LPS+A处理++
A.抑制TNF-α合成
B.抑制TNF-α释放
C.抑制N受体合成
D.增加N受体数量
2023-12-06更新 | 1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GABA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它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通道打开,使Cl顺浓度梯度向细胞内移动。大量的阴离子导致细胞膜内电位降低,使突触后神经元更加稳定。所以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药剂师偶然发现了一种镇静药物——地西泮,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安定”,它的功效是消除焦虑、镇静、安眠等。这种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与GABA非常相似。它是与GABA一样的神经递质,还是只增强了GABA等抑制类神经递质的作用?
两位美国科学家用膜片钳测定了地西泮对GABA导致的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前20秒在突触后神经元周围加入GABA,会引起细胞膜表面Cl通道打开,Cl内流,表现为跨膜电流增加。40秒后(GABA作用消失)在细胞膜周围加入地西泮,发现神经元电流并没有变化。5秒后,再加入GABA又出现了电流变化,并且比之前只加入GABA时电流的变化幅度增加,说明地西泮不能直接起神经递质的作用而是增强其作用。

后来,科学家分离得到了纯化的地西泮受体,并通过实验确定地西泮受体上存在GABA结合位点。至此,这个受体就可以被称为GABA-地西泮受体了。紧接着科学家又验证了GABA-地西泮受体本身就是Cl通道,即Cl通道蛋白上分别有GABA和地西泮的结合位点。由此提出了GABA-地西泮受体-Cl通道复合体的模型。后来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模型的正确性。
(1)GABA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_____中,作用于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发生电位改变。兴奋性神经递质导致后膜的电位改变为_____。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
(2)“40秒后在细胞膜周围加入地西泮,发现神经元电流并没有变化”说明_____
(3)用文字和箭头组合写出药物“安定”的作用途径_____
(4)用细胞膜中缺乏Cl通道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验证GABA-地西泮受体就是Cl通道”的实验。请从①~⑥中选择实验组应包含的处理及预期结果_____
①向卵母细胞中注射Cl通道的mRNA       ②向卵母细胞中注射GABA受体的mRNA
③细胞外溶液中加入GABA                      ④细胞外溶液中加入地西泮
⑤Cl内流导致后膜内电位降低             ⑥Cl内流导致后膜内电位升高
2022-01-23更新 | 1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下降相关。下图表示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X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___,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
(2)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图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有          
A.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B.避免被神经递质降解酶降解
C.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D.减少能量的消耗
(3)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M(Y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结合,会导致细胞Y兴奋,比较结合前后细胞Y的膜内Na+浓度变化和电位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胺氧化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相关知识,下列药物开发思路中,也能改善抑郁症状的有
A.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B.阻止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
C.促进兴奋传导到脊髓产生愉悦感D.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
2021-10-25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