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1438 题号:12458123
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与植物株高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野生型水稻进行诱变育种,获得了两株严重矮化的突变体甲和乙,分析发现它们的D25基因均发生了改变,而D25是一个指导赤霉素合成酶合成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甲是D25基因发生一个碱基对替换,导致相邻的两个外显子的产物无法正常拼接,不能合成正常的mRNA;乙是D25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原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的突变基因和野生型水稻的D25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甲矮化的原因是转录过程缺乏模板,导致不能形成赤霉素合成酶
C.乙矮化的原因是翻译产生的多肽没有活性,导致不能形成赤霉素合成酶
D.用外源赤霉素处理甲乙的幼苗,其株高比未加赤霉素的组均会显著增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1】斑马鱼幼鱼正常发育温度为28℃,在幼鱼发育的第20~30天用23℃、28℃和33℃处理,测得雌雄比分别为7:3、1:1和3:7。S1和S2分别为雌、雄性分化指示基因,5-AZA为DNA甲基化抑制剂。不同条件处理幼鱼的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斑马鱼雌雄表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基因共同决定
B.33℃培育使雄性分化指示基因表达上调促使雄性数量偏多
C.高温提高甲基化水平进而使雌性分化指示基因的表达上调
D.全球气候变化会对斑马鱼群体的性别比例产生影响
2024-03-29更新 | 430次组卷
【推荐2】蚕豆病是红细胞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进食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中男性约占90%。研究表明,GA、GB、g互为等位基因,只有GA、GB能控制合成G6PD。图1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信息推测蚕豆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Ⅱ-7患病,可能是DNA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可遗传给后代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
2024-03-26更新 | 2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粗糙链孢霉是一种多细胞真菌,精氨酸是粗糙链孢霉生活所必需的氨基酸,其合成由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现用经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多种精氨酸依赖型粗糙链孢霉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arg是指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粗糙链孢霉精氨酸依赖型的不同菌株对添加的氨基酸的反应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I(arg突变)不生长不生长生长
Ⅱ(arg突变)不生长生长生长
Ⅲ(arg突变)生长生长生长

A.三类不同类型的突变表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
B.该实验支持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推测精氨酸的合成步骤为前体物质→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D.arg突变体可能是野生型相关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所致
2022-12-10更新 | 2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