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4 题号:12708485
PCR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其他与DNA鉴定相关的领域,如疾病检测、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回答下列问题:
(1)引物是PCR技术中的关键物质。利用PCR技术扩增某个致病基因时,所设计的一对引物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将PCR所需的物质准备完毕后,在PCR仪上用94~96℃的温度预热5 min,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温度降低到50~60℃后,发生_________,将温度回升至72℃,反应体系中的________酶催化________合成双链DNA。
(3)多重PCR技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使用两对以上的引物,可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多种致病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 在进行DNA亲子鉴定时,需大量的DNA。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使样品DNA扩增,获得大量DNA克隆分子(如下图,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PCR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变性、延伸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PC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N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N1、N2中分别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别有____________个。
(4)若下图为第1轮循环产生的产物。请绘出以a链和b链为模板经PCR扩增的产物。(请标注两种引物的位置)
2021-08-26更新 | 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的单倍体ES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成功培育出转基因小鼠。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Ⅰ、Ⅱ、Ⅲ、Ⅳ代表四种限制酶;箭头指向的位置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Ampr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是G418抗性基因。
(1)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4种脱氧核苷酸、引物外,还应含有_____;要扩增目的基因,引物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填图中字母),引物的作用是_____

(2)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过程①②称为_____。已知氨苄青霉素不能有效杀死小鼠细胞,而一定浓度的G418能有效杀死不具有Neor的小鼠细胞。结合上图推测,过程①选用的2种限制酶是_____(填图中的编号),过程②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DNA连接酶,称为_____。③处的培养液应添加_____(填“氨苄青霉素”或“G418”)。
(3)图中桑葚胚需移入代孕小鼠子宫内继续发育,胚胎移植实质上是_____
2022-06-23更新 | 175次组卷
【推荐3】大多数奶酪的生产需要使用凝乳酶来凝聚固化奶中的蛋白质。传统的制备凝乳酶的方法是通过杀死未断奶的小牛,然后将它的第四胃的黏膜取出来进行提取,此法已不再使用。现在科学家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长度1.5kb)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再通过工业发酵批量生产凝乳酶。图为所用载体示意图,表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HindⅡ

Pvit2

KpnⅠ

EcoRⅠ

PstⅠ

BamHⅠ

识别序列

A↓AGCTT

G↓GTACC

G↓GTACC

G↓AATTC

CTGC↓AG

G↓GATCC

(1)获取牛凝乳酶基因:提取小牛胃黏膜组织中的RNA,经_______________得到cDNA,将其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依据牛凝乳酶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_______________来扩增目的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在其一对引物的5端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填“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此酶既能连接平末端和粘性末端。
(3)转化:先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将重组的基因表达导入其中。
(4)筛选与鉴定: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__________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 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2024-05-15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