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的特性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2837512
研究人员利用某种细菌(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甲在不含淀粉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培养,甲能直接吸收与利用葡萄糖而不产生α-淀粉酶;②将甲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甲产生了活性很高的α-淀粉酶。细菌在特定物质(通常为酶的底物,称作诱导物)的诱导下才能合成的酶,作诱导酶。下列关于细菌细胞诱导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诱导物通过改变基因的执行情况而导致诱导酶的产生
B.诱导酶在核糖体上的合成过程需要多种RNA的参与
C.控制诱导酶合成的基因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与表达
D.在反应底物存在时,细菌合成的诱导酶才具有高效性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淀粉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8组实验并对各组淀粉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淀粉酶均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酶A的最适温度可能超过50℃
C.酶B的最适温度为40℃
D.此实验不宜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2024-01-22更新 | 6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图①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下图②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说明酶不具专一性
B.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2022-09-10更新 | 20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量取等量pH不同的缓冲液于试管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利用新鲜肝脏研磨液、H2O2溶液、注射器等进行实验,记录并计算气体产生的平均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需要将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混合后再加入pH不同的缓冲液中进行测定
B.pH由5到7时气体产生速率上升较快,与pH为5~7时酶活性升高较快有关
C.由图示实验结果可知,过氧化氢酶需要在最适pH条件下保存
D.由图示结果推测,将某一试管中的pH由13调至7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持续升高
2022-05-15更新 | 2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