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3284359
关于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B.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的蛋白质体现出生物的性状
D.哮喘病、21三体综合征属于多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酪氨酸酶又称多酚氧化酶,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含铜的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和人体中。在人体内酪氨酸酶是调控黑色素生成的酶,若人体内酪氨酸酶缺乏,则可能导致白化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化病是细胞中的酪氨酸酶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
B.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组成酪氨酸酶的化学元素至少有C、H、O、N、Cu
D.1分子酪氨酸酶中含有的游离氨基的数量不止1个
2022-02-17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2条转变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酶a能被蛋白酶水解)。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其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酶a和酶b在结构上的区别可能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上
B.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转录阶段
C.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G—C
D.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23-11-05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研究发现,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的特性。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和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B.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NO3-、NH4载体基因的表达
C.应用Ef—cd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需要使用DNA重组技术
D.选育过程使基因向早熟高产发展
2021-05-28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