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6 题号:1349091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GFP的M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CGA,N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GCA—,则在构建含该GFP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③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
(2)④过程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检测GFP是否已重组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采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
(4)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用于⑥过程的猪卵母细胞的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有__________个极体。用于⑤过程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5)由⑦过程获得的重组细胞培育成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猪,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
(6)为了加快繁殖速度,可采用胚胎分割的方法。若对⑧过程得到的囊胚阶段胚胎进行分割,要注意__________。得到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猪(雌性)之后,可用__________处理,使之超数排卵,提高其繁育能力。
11-12高三·河南开封·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塑料制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短时期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自然界有多种细菌可以降解塑料的不同成分,研究人员欲通过筛选,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降解多种塑料成分的“超级菌”。
(1)研究人员欲比较肠杆菌YT1和芽孢杆菌YP1两类细菌降解PE塑料的能力,配置固体培养基,接种菌株后表层覆盖0.1mm厚的PE塑料。分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

培养基1

培养基2

培养基3

单独培养并接种YT1

单独培养并接种Y1

提取YT1和YP1的核酸,并与YT1和YP1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选取YP1接种

降解圈(直径D/mm)

3.5

1.8

4.2

①在筛选能分解PE塑料的菌株时,应将菌株接种到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②培养基3中接种混合培养后的YP1,其降解圈直径明显加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胞外酶基因A,有降解PVC塑料的功能。对A基因测序可知,如果在其调节功能区增加一个碱基对A/T,可大大增强其表达能力。通过经典的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在体外改造A基因(如图1),然后构建表达载体(如图2),导入受体菌进而培育“超级菌”。
   
①图1所示,通过PCR1获得的大引物②是指以________(选填图中引物)延伸得到的DNA链为模板,________(选填图中引物)与之结合延伸得到的DNA子链。要获得图1中的改良A基因至少需要________个PCR循环。
②图2中为实现质粒和改良A基因的正确连接,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将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后,在含氨苄青霉素和β-半乳糖苷的平板上培养,长出的白色菌落是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菌株,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023-11-28更新 | 3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PCR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扩增目的基因,制作探针,引入定点突变,定量检测DNA等。完成下列有关PCR技术和相关应用的问题:
(1)在利用PCR技术扩增某DNA中的某一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PCR技术可用于基因工程四个基本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2)在影响扩增反应的各种因素中,引物的设计最为重要,引物的3′端应采用简并密码较少的氨基酸的对应核苷酸序列,否则会导致扩增的非特异性序列数量__________
(3)PCR反应后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等原因,反应速率会降低。
(4)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变性温度过低会因为__________,最终都会导致反应效率降低。退火温度过高则会因__________导致目标产物的量__________。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的方法。这两种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与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为1∶50~1∶100,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最初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假设反应体系中原来有a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扩增产生双链DNA,后20个循环均只扩增一条链,则需要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个。
2021-06-24更新 | 21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家将从链霉菌中分离出来的抗除草剂Bar基因成功导入水稻细胞内,获得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操作中,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也可以通过________的途径获取目的基因。过程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使用限制酶,该酶的特点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要先将Bar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中,再用该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水稻细胞的________上。
(3)图中过程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细胞的,转化是指________。为了检测Bar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常用________技术。
(4)过程④表示水稻细胞经过________获得水稻幼苗的过程,该过程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是________
2021-07-18更新 | 2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