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3536966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葡萄糖溶液+A溶液

葡萄糖溶液+B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可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作为检测试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
(3)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类酶,可用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该研究小组继续分离提取了该蛋白类酶,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向5支盛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 3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坐标图中画出pH与该酶活性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
20-21高一下·江西吉安·期中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酶综合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用一定的低温处理果实,可以延迟果实在常温保鲜过程中的后熟,这种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香蕉在保鲜过程中,主要因淀粉酶活性上升导致香蕉后熟加快,香蕉硬度下降。为研究不同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0℃冰水处理不同时间/h 0℃冷空气处理不同时间/h

0

0.5

1

2

0

1.5

2.5

3.5

后熟软化天数

12

18

23

7

12

19

24

16

有无冻伤状斑点

-

+

+ +

+ + + +

-

-

-

-

注:“_” 表示无,“+”表示有,数量越多表示斑点越多。
(1)淀粉酶和盐酸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酶具有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_____________的冷激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 理由是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分解产物可溶性糖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 生成沉淀。
(4)镉盐在水中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可影响香蕉植株的生长。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浓度的镉对香蕉植株生理的影响,对实验数据分析时发现 MDA(膜脂分解最重要的产物之一)的含量与镉浓度呈正相关。由 MDA 含量与镉浓度的关系可推测:镉可能是通过破坏_____________ (结构)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同时也可能通过破坏_______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
2021-09-13更新 | 2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U/mg)

脂肪酶活性(U/mg)

淀粉酶活性(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0.10

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19更新 | 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1)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也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说明___________。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时,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确保酶的活性。可通过台盼蓝染色后镜检的方法检查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其细胞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
(2)为验证“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这两个结论,研究小组开展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
请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目的)

实验操作要点

分组、编号

实验分成6组,编号a~f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a组:葡萄糖溶液+无菌水;b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c组:葡萄糖溶液+A溶液;d组:葡萄糖溶液+B溶液
e组:①___________
f组:②___________

完成酶促反应

将6组反应体系放置在③___________条件下反应相同的时间,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目的1:排除④___________(物质)对乙醇鉴定的影响;
目的2:⑤___________
将反应体系进行90℃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

乙醇的鉴定

利用⑥___________进行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

若⑦___________组的实验鉴定结果为阳性,其余组为阴性,则可验证毕希纳的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2022-07-04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