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1 题号:14493891
池塘中养殖着草鱼、鲢鱼、鲤鱼等鱼类,下图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过程,a-i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用字母表示),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草鱼养殖需合理控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若两次调查之间有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_______。在养殖过程中需适时捕捞成年草鱼,使其年龄结构处于________以持续获得高效益。
(3)定期向池塘中增氧有利于促进鱼类的呼吸,也可以加快水生植物的生长。增氧后可以加快水生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该措施减少了饲料的投入,降低了成本,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降低了_________,提高了经济效益。
(4)若该池塘不再进行人工管理,最终会演替为陆生群落,陆生群落的类型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
(2)若甲、乙、丙都是植物种群,则最适应当前环境的种群是___________;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可能下降的是___________;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三个动物种群,甲为植食动物,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有___________
(3)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的天敌来降低该鼠群的K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实践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该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019-03-27更新 | 30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经对照实验发现:在某湿地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植食性昆虫的密度下降,鸟的种类数大增。该湿地存在如图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互花米草生长在潮间带(近似正方形),采用样方法调查互花米草种群密度应选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计算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实验的结果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______________
(3)若互花米草同化量不变,鸟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互花米草∶植食性昆虫=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植食性昆虫能通过特殊的腺体分泌信息素,信息素通过空气传播,吸引异性完成交配,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在海洋湿地的近海区域,人们有序推广海水立体养殖(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生蚝等滤食小型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的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从而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海水立体养殖时,有效选择所养殖的生物并合理布设,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
2023-07-24更新 | 8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结果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CO2浓度升高、海水pH下降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③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将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023-07-02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