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79 题号:14744641
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是细菌的美食,也是导致龋齿的祸根。向牙膏中添加溶菌酶等可制成含酶牙膏,其能分解细菌,使我们的牙齿亮洁,口气清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牙膏中添加的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膜,达到分解细菌的目的
B.使用含酶牙膏时,可以用开水烫一下,从而达到软化的目的
C.含酶牙膏可以清除口腔中所有的细菌,保护口腔健康
D.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用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人工合成相关的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  )
A.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C.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D.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2019-10-03更新 | 3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瓜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理想实验材料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进行实验
C.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小动物进行调查
2016-11-26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测得产物生成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第二次实验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b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提高反应温度
B.减少底物浓度
C.改变酶的种类
D.降低酶的用量
2021-08-03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