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3 题号:14784448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Ⅰ.《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
(1)“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活化,活化是指____________
(2)“鱼眼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炊作饭”是为消除________________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4)“舒令极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马奶酒是游牧民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主要通过马奶酒酵母发酵而成的饮料酒。
(5)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微生物将乳糖水解为_____________,这两种产物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6)可用巴氏消毒法对马奶进行消毒,该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21-22高三上·云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__的利用率。
2021-03-25更新 | 19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牛奶是人们的早餐食品之一,无菌的牛奶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645-2010),每毫升合格的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000个。某研究小组利用恒温水浴锅对新鲜牛奶消毒后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采用______法对牛奶进行消毒,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灭菌相比,消毒操作不能杀灭的微生物或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该实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通过上述步骤接种了3个平板并将其与1个未接种平板一同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48h。若放入未接种的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数为______,则说明平板灭菌合格。接种3个平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平板灭菌合格,且3个接种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47、48,则该消毒后的牛奶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人若饮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牛奶,则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从蜻蜓肠道共生菌中分离出菌株A,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药液A”。欲比较“药液A”与庆大霉素液(用无菌水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请根据下图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牛乳等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牛乳中的乳糖是其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据研究,亚洲人口中约有70%的人患有“乳糖不耐症”,饮用牛乳后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疾病性症状,其原因是这类人的消化道内缺少乳糖酶,无法将乳糖消化成可以吸收的成分。酶解法是生产低乳糖牛乳的最佳处理方法。乳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工业化生产上一般选用微生物来进行乳糖酶的生产。受“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启发,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土壤中分解乳糖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相关流程如下:土壤取样→制备培养基→培养→观察与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选用微生物而不选择动、植物来进行乳糖酶工业化生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由于乳糖酶主要用于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食品工业等方面,因此筛选的菌株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条件。
(2)该小组设计的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葡萄糖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琼脂蒸馏水
30g30g3g1g0.5g0.5g0.01g15g1000mL

该配方中能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物质有_________。该配方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将10克土壤样品逐级稀释后,在5个平板培养基上均涂布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2、155、464、186和190。由此可推算每克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个;通过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菌落的实际数目偏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确认灭菌环节无误的情况下,该小组对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观察与计数时发现,培养基中的菌落不只一种,依据这一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5)对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来说,长期饮用牛乳造成“腹泻”的危害是___________,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多选择饮用低乳糖乳制品。
2020-07-2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