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6 题号:14900957
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抑制剂
——糖尿病治疗新靶点
近些年研究发现,肾脏对维持血糖稳态也发挥重要作用。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后流经肾脏近曲小管,全部由位于管腔面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重吸收进入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其中,位于肾脏近曲小管S1和S2段的SGLT2完成90%葡萄糖的重吸收;分布于S3段的SGLT1完成10%葡萄糖的重吸收(图1所示),使得排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随后葡萄糖被位于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转运至组织液进而进入毛细血管,图2显示了SGLT2转运葡萄糖的机制,其与GLUT共同维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平衡。

健康人体内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为3.9~6.1mmol/L。当血浆葡萄糖浓度超过8.88~10.08mmol/L,SGLT的转运能力达到饱和,多余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就是肾糖阀。2型糖尿病患者SGLT2的数量及转运能力增加,导致肾糖阈升高,肾脏重吸收的葡萄糖多于正常人,进一步增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加剧了患者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SGLT成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
SGLT2主要功能是在肾小管部位重吸收葡萄糖,而SGLT1除少量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S3段外,还大量存在于小肠、心脏、脑等多个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从肠道吸收葡萄糖。研究发现单独抑制SGLT2增加葡萄糖排出效果欠佳,完全抑制SGLT1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如腹泻等肠胃问题,而部分抑制SGLT1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由此,科学家研制了能够抑制SGLT2同时部分抑制SGLT1功能的双靶点降糖药物。研究表明SGLT2/SGLT1双靶点拟制剂的代表药物Sotagliflozin对SGLT2的抑制作用约为对SGLT1抑制作用的20倍,三期临床结果喜人,且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
(1)葡萄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用_______试剂可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2)据图2可知,SGLT2可同时结合葡萄糖和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内的不断被细胞膜上的/泵泵出,以维持细胞内浓度_______胞外,这种浓度差产生的势能使葡萄糖被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内,因此SGLT2转运葡萄糖的方式属于_______
(3)SGLT2/SGLT1双靶点抑制剂的降糖机制为:机体不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是通过抑制SGLT2减少_______,增加_______;同时部分拟制SGLT1功能,减少_______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若选用50%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原因是细胞___;若改为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___
(2)洋葱根尖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理想材料。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从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若视野中细胞重叠,从解离时间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
(3)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颜色接近无色,但并不适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原因是__________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若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6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多引起的。研究表明,肥胖跟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1)脂肪和糖类都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检测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来染色,用体积分数_____ 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糖原_____(填“能”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在动物体中脂肪和糖原的功能相似,但与糖原相比,脂肪是细胞内_____物质,请从组成元素的角度对其原因进行解释:_____。除此之外,脂肪还具有_____等作用(写一项)。
(3)有些人吃米饭和馒头等主食多,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少,但也会比较肥胖,为什么?_______
2020-10-25更新 | 1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给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
实验过程:将新鲜的、经过筛选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箱。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萌芽并进入幼苗生长阶段。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每隔4小时对种子各种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下图。
回答问题:

(1)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________。在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除蔗糖外,另一种含量丰富的二糖是________
(2)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含量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________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3)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会升高,于是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取萌发前、萌发中和萌发后的种子磨成匀浆,分别置于A、B、C三支试管中,用________鉴定,观察并比较各试管的颜色及深度。
预期结果:________,则结论正确。
2022-11-25更新 | 7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