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5 题号:15851018
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时间过了,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他把“廿一日”加“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墨塔酿酒不成反成醋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
B.酿酒初期通气的目的是为了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大量增殖
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氧气不足时,可以将糖转变为醋酸
D.酿酒时糖类未耗尽,但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或酒精含量增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菌种1、菌种2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杆菌
B.接种初期菌种2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
C.酒精发酵阶段需多次补充氧气
D.接种菌种2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
2024-04-07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酿酒和酿醋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酸米。其米绝令精细”;有关“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地酿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均是酵母菌
B.温度影响酿酒和酿醋,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发酵温度为30-35℃
C.酿醋时,加水稀释的目的是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抑制醋酸菌的生长繁殖
D.“衣(指菌膜)生”是醋酸菌在发酵液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的菌膜
2024-05-30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礼记·月令》中记载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酿酒工艺流程:“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通常用开水烫洗的方法使酿酒器具保持干净),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秫稻可为酵母菌的增殖和代谢提供碳源和氮源
B.“湛炽必洁”的目的是为酿酒器具灭菌
C.“陶器必良”是为了给酿酒提供无氧环境
D.在酿酒的过程中,“陶器”中先来水后来酒
2023-07-10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