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9 题号:15912961
慢性压力应激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类疾病(如焦虑、骨丢失)。为了深入剖析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长期慢性压力是由_____参与的一种复杂情绪,涉及到多个脑区的活动。
(2)通过选择性刺激小鼠的某些脑区,检测其他脑区的活动强度和小鼠症状,研究者发现了慢性压力应激诱发骨丢失的生物学机制。
①刺激BNST脑区的SOM神经元,检测VMH脑区的SF1神经元的电流变化,结果如图1,推测SF1神经元电位出现图示变化的机理:_____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SF1神经元可通过图所示的路径发挥作用,并且该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据图推测,慢性压力应激小鼠体内NE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

③当高等动物面对复杂环境刺激时,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会相互影响,共同协调生命活动。上述过程如何体现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影响:_____
(3)为证实慢性压力应激确实是通过引起体内NE上升,并最终导致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的,请完善如下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
小鼠处理预期症状
野生型小鼠不施加慢性压力,a_____有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b_____不施加慢性压力,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c_____施加慢性压力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NE受体突变体小鼠d_____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1所示。科学家们给实验小鼠分别喂养甜味剂(K)、苦味剂(Q)、以及两者的混合物,然后测定小鼠在5秒钟内的舔食次数,以反映小鼠对“甜”和“苦”的感觉。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分析,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的是口腔中的感受器________(填“A”或“B”或“A和B”),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食会引起多巴胺的释放,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甲、乙、丙三组,进行周期为7天的适应性培养,完善实验处理。
甲组:每天用适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换用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再持续7天。乙组:每天用适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__________,再持续7天。丙组:____________,持续14天。
然后检测相关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数量,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正常值,“↑”表示相对正常值增加,“↓”表示相对正常值减少,箭头数量表示程度。)

组别                  检测指标

多巴胺数量

受体数量

-

↓↓

-

-

试推测甜食成瘾的机理: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03次组卷
【推荐2】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手抖、表情僵硬、运动迟缓、肢体震颤,其发病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物作用部位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酰胆碱是一种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作用只能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
(2)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____;据图推测,药物①和药物②治疗作用机制的区别是_____
(3)某研究所研发出了新的药物③,欲证明其作用机制,应检测的指标是______。请以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药物③的治疗效果,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2024-02-23更新 | 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a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递质;如图b是如图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如图c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a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 _______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和丙神经元分别   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 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如图b中A测量的电位与如图c中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如图c所示的电位变化,原因是: _______
2019-04-25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