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无菌技术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16273570
为保障公共健康,需要定期对公共饮用水进行卫生检测。居于大肠中的各种细菌统称为大肠菌群。一般用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100mL不得检出大肠菌群(或者1000mL饮用水中不超过3个大肠杆菌)。若要确定饮用水是否合格,可采用膜过滤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过程如下图所示:

(1)大肠杆菌在人体肠道内生存时,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体中存活时间比其他病原微生物略长,摇床振荡培养更利于其快速繁殖。据此推断,大肠杆菌代谢类型为________。
A.自养需氧型B.异养厌氧型C.异养兼性厌氧型D.自养厌氧型
(2)检测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________(选择字母代号填写);它们均可以采用________法灭菌。
a.水样收集瓶b.滤膜c.培养基d.镊子e.水样
(3)完成过滤后需将滤膜的________(A面/B面)接触配置好的培养基,此过程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称为________
(4)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的原因是________;用上图方法观察样本菌落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5)KONFIRM培养基可以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KONFIRM中含有ONPG和MUG可作碳源,色氨酸可作为氮源。在检测大肠菌群时,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菌群检测项目及原理
大肠菌群(有β-半乳糖苷酶)ONPG检测:β-半乳糖苷酶水解无色的ONPG为黄色物质
肠杆菌群(降解色氨酸为吲哚)吲哚检测:吲哚可与特定显影剂显为绿色
大肠杆菌(有β-葡糖醛酸酶)MUG检测:β-葡糖醛酸酶降解
MUG为具有荧光的物质

(注:出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阳性,未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阴性)
结合表中内容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为________(选择字母代号填写),则可以确定待测菌为大肠杆菌。
a.ONPG检测和吲哚检测为阳性,MUG检测为阴性       b.吲哚检测为阳性,ONPG检测和MUG检测为阴性c.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阴性             d.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土壤残留农药中的3,4-二甲苯酚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发现有一种极毛杆菌能分解土壤中3,4-二甲苯酚。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3,4-二甲苯酚的极毛杆菌菌株,则该土壤首先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的含量要高。在配制筛选极毛杆菌的培养基时,应以3,4-二甲苯酚为唯一碳源,原因是______。在实验室一般采用______法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灭菌。
(2)分离纯化极毛杆菌菌种时,发现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二划线区域无菌落的操作失误可能是______。仔细观察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发现形态、大小和颜色不完全相同,这说明______
(3)为了统计土壤浸出液中极毛杆菌的总数,他们选用104、105、106稀释倍数的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
2022-09-01更新 | 54次组卷
【推荐2】在某地的农业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莠去津(C8H14CLN5)。已知该除草剂是一种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有毒;且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被污染。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A。

(1)在________环境里寻找目的菌细菌A。根据细菌A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培养基的配方为莠去津、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水、碳源等,配制图中步骤Ⅱ的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____;莠去津在筛选目的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对培养皿进行灭菌的方法__________
(3)上图II中对细菌A接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对细菌A菌落进行计数,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接种,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4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 油菜籽中有一种有机化合物L-5-乙基呃唑烷一硫酮(VOT),可诱发甲状腺疾病。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瘤胃中的部分细菌可以分解VOT,下图是研究人员从瘤胃提取物中分离VOT分解菌的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菌悬液时,需将瘤胃提取物加入_____________进行配制。
(2)图中①过程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除图示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法获得纯培养物。
(3)培养基甲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多聚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从培养基功能分析,甲、乙均为选择培养基,其能选择VOT分解菌的原因是_____。甲中的细菌比乙中的生长速度快,原因是____________
(5)图中乙在培养时,培养皿的放置方式如图_________(填“a”或“b”)。

(6)实验中初步估测甲瓶中细菌数为3×106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300个,则至少应将甲瓶的菌液稀释_____倍。
(7)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2022-08-06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