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6883605
甲烷氧化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从污泥中分离出甲烷氧化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甲烷氧化细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配制培养基后,需对A和B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
(2)利用A培养基多次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若要验证B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则需要设计一组对照组,对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是:接种48h后,实验组B培养基上的微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4)测定甲烷氧化菌的数量时,通常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该菌具耐高盐的特性。哥伦比亚血平板含无菌脱纤维羊血,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产生透明的溶血圈。下图为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

(1)该团队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配制的培养基中,基本成分包括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从功能上看7.5%NaCl(高盐)肉汤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在配制哥伦比亚血平板时,添加无菌脱纤维羊血是在高压蒸汽灭菌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哥伦比亚血平板上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哥伦比亚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菌落聚集现象,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5更新 | 4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1),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l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表)。
菌株透明圈直径(D)菌落直径(d)D/d
M-3-0118.812.31.5
B3-5-620.78.02.6
T1-4-019. 16.51.4

请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形态上看,培养基A属于_________培养基,为了筛选出优良解磷菌株,培养基中加入的磷源是_________
(2)步骤1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应该在_________旁完成操作。步骤2中对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灭菌。
(3)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r·min-l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的好处之一是增加培养液中的_________
②图2所示曲线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
2018-07-13更新 | 7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本实验所使用的培养基按功能来分应为_________培养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是否需要振荡培养来提高溶氧量: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4)若在稀释倍数为105的三个培养基中,菌落数分别是156、174、183,则每克内容物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_______个。
(5)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6)如果想要进一步鉴定筛选出来的细菌是尿素分解菌,还应该设置_______ 组对照实验,最后用_______指示剂对该微生物的菌落进行鉴定,看指示剂是否变_______________
(7)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见表,其中合理的稀释倍数为___________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2023-08-27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