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17215818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野生型青蒿(2n=18)的正常植株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基因型为aaBb 和AaBB的野生型青蒿杂交,得到F1,F1中基因型______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比例最高;若该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试验,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白青秆稀裂叶

白青秆分裂叶

紫红秆稀裂叶

紫红秆分裂叶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3

0

1

0


①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白青秆分裂叶类型自交,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后代中白青秆分裂叶的概率是______
②组合二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
(3)在♀AA×♂aa 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普通小麦是两性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条锈病由条锈菌引起,严重危害小麦生产,Yr5和Yr15基因都是有效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Yr5基因和Yr15基因分别在斯卑尔脱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中被发现,两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不同。将Yr5基因或Yr15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实现了物种间的______(填变异类型),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2)研究者将Yr15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麦1B染色体的短臂上(如图甲),获得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提取抗条锈病小麦的______作为PCR的模板扩增Yr15基因,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鉴定扩增产物。利用上述方法不能区分纯合和杂合的抗条锈病小麦,因为______,两者电泳后DNA条带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3)研究者培育了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其1B染色体的短臂(1BS)被黑麦 1R染色体的短臂(1RS)取代,形成了B.R染色体(如图乙),B.R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品系T的其他染色体形态、功能与正常小麦相同。为检测小麦细胞中的B.R染色,研究者根据该染色体______中DNA片段的特殊核苷酸序列,设计了荧光标记的探针1RNOR,将该探针导入小麦的体细胞,根据观察到荧光点的数目可判断细胞中 B.R染色体数目。

注:B.R染色体可与IB染色体联会并正常分离,但IRS与IBS不能发生重组。
(4)以纯合的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条锈菌、探针 1RNOR 及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含杂合子和纯合子)为材料,可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的抗条锈病小麦,方法如下:让纯合小麦品系T与小麦品系F杂交得到F₁代,______
(5)研究者将Yr5基因导入小麦品系T中,得到图丙所示植株,将该植株与杂合的小麦品系F杂交,让所有F₁植株进行自交,用探针 1RNOR 对F₂植株进行检测,若各种基因型的植株结籽率相同,F₂植株中抗条锈病且含荧光点的植株占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番茄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在育种过程中可用番茄叶的形状、茎的颜色(D/d)以及植株茸毛等作为性状选择的标记。为研究这三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以下A1-A4四种纯合体为亲本做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且无致死现象)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A1×A2

缺刻叶

缺刻叶(60),藉叶(21)

A1×A4

浓茸毛、紫茎

浓茸毛、绿茎(19),浓茸毛、紫茎(41),多茸毛、紫茎(15),少茸毛、紫茎(5)

A2×A3

浓茸毛

浓茸毛(60),多茸毛(17),少茸毛(5)

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的形状和茎的颜色两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根据亲本组合__________杂交结果可判断,植株茸毛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_________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3)亲本组合A1×A4杂交F2中缺少少茸毛绿茎和多茸毛绿茎个体,推测原因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番茄植株茎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①控制番茄茎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植株茸毛的其中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②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认出现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可通过增加样本数量继续研究。若为情况①,请画出F1体细胞中控制茎的颜色和植株茸毛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用|表示染色体,“A/a、B/b…”为控制植株茸毛的基因,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__________
(4)低温处理会导致某种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用低温处理A1×A2组合的F1后,F2的表型为缺刻叶:薯叶=5:1,可推知携带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_______
2022-03-24更新 | 209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28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