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3 题号:17781641
新冠病毒表面蛋白的受体结构域(RBD),与人类细胞膜上受体(hACE2)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我国科研人员利用RBD的mRNA,制备新冠病毒的疫苗。
(1)该mRNA疫苗进入细胞指导合成_________,该物质分泌出细胞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进而产生抗体。
(2)实验检测不同剂量的mRNA疫苗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安慰剂组RNA应与实验组RNA的碱基_____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并且安慰剂组的RNA不能合成蛋白质。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不同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②已知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释放淋巴因子IFNγ。取安慰剂组和疫苗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分离出T细胞,分别加入_________后,检测IFNγ的含量结果如图2。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该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mRNA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能否长时间存在保护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

①请完善图中的实验操作:A_________,B_________
②除取血检测抗体外,为进一步评估疫苗效果,又进行了血清转移实验。将上述实验收集的血清分别注射到3组转hACE2基因小鼠体内,1天后小鼠鼻内吸入新冠病毒,5天后处死小鼠,检测肺内新冠病毒的有无。请从下列表格中选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选填字母)________,说明该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实现长达26周的有效保护。

选项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A

B

C

D

(4)除检测mRNA疫苗的有效性外,还需要对其_______进行评估。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人类皮肤表面有大量共生菌,研究利用共生菌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1)表皮葡萄球菌(S)是定植在正常人群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主要成员之一,S菌可侵入机体,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______功能。但S菌不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和炎症反应,且能通过与其他致病菌种间竞争,从而避免严重感染对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2)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科研人员计划改造S菌使其携带肿瘤抗原OVA,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治疗肿瘤,为探究OVA抗原的不同区段和不同定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了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情况,S菌种类和结果如图1.
   
注:肽段1不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肽段2不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h组中的S菌生长缺陷,故未进行该组实验
①实验中“特异性抗原”是指_______(选填“S”、“OVA”、“S”和“OVA”),据图1分析其依据是______
②根据图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为________(选填图1中对应的字母)
(3)为进一步研究改造的S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上述两种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或同时涂抹小鼠后,再给小鼠注射含OVA的黑色素瘤细胞,22天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结合图1推测,改造的S需________才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4)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实验组别和预期结果如图3,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请用简要文字完善联合用药组的实验流程,并将各组应做的处理填入下图方框___
a、生理盐水              b、改造的S菌   c、抗PD-1抗体       d、改造的S菌和抗PD-1抗体
   
2023-06-13更新 | 18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细胞转移因子(TF)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增强效应的物质,从免疫特性上可将其分为普通TF和特异性TF,普通TF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特异性TF是特定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猪丹毒是危害养殖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为探究普通TF和特异性TF对猪丹毒A抗原的免疫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若干、猪丹毒A抗原、生理盐水、注射器等其他所需设备。
(要求与说明:抽血提取抗体、检测OD值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OD值越大,表明抗体的含量越多;实验条件适宜)
第一步:制备普通TF和经猪丹毒A抗原免疫小鼠的特异性TF。
随机选取10只健康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猪丹毒A抗原,经3次免疫后,提取特异性TF;另取___________后,提取普通TF。
第二步:对提取的TF进行无菌化处理。
第三步:随机选取20只小鼠,将其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4组,作如下表处理:

分组

小鼠处理

___

24小时后

___

接种普通TF

24小时后

___

/

接种猪丹毒A抗原

/

未接种猪丹毒A抗原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中的第一步和第四步,完成表格中的①~③处理。
(2)制备特异性TF时用A抗原免疫小鼠3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F的无菌化处理应选用___________方法,需要进行无菌化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结果说明:接种普通TF、特异性TF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
2021-06-11更新 | 22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黄曲霉毒素(AFT)具有强致癌性。科研人员选育了系列抗体对AFT进行免疫学检测。回答下列问题:
(1)AFT结构简单,可能不足以引起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科研人员将AFT与特定蛋白BSA结合形成大分子AFT-BSA后,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AFT-BSA和AFT作为抗原注入小鼠体内。然后提取两组小鼠血清,利用图示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通过观察是否发生显色反应来判断小鼠体内是否产生抗AFT抗体。
   
①图示流程中应在步骤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添加各组小鼠的血清。
②实验流程中步骤二后“充分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③检测结果显示:甲组显色,乙组不显色。可判断产生了大量抗AFT抗体的组别是__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据此推测BSA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筛选出3种抗AFT抗体:1C11、4F12和10G4,并测定其IC50值(即取同样浓度的不同抗体,分别检测一半抗体被同一种抗原结合时所需抗原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3pg/mL、95.5pg/mL和536.8pg/mL。据此分析,这3种抗ATF抗体中灵敏度最好的是__________
(3)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等方面。上述AFT检测属于临床上__________的应用范畴。
2023-05-28更新 | 2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