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18187114
如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回答:

(1)若A都是单糖,则可以用__________ 试剂检测,其检测中需要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____℃水浴加热。
(2)若B是由2分子单糖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
(3)若B是由大量单糖A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___和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____
(4)物质C是_____,在动物体内除图示功能外,还有______作用。
(5)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来________________
22-23高一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玉米籽粒的萌芽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在不断变化,准确掌握其变化是制定合理对应的培育方法的关键所在。现有一科学小组利用不同方法对发芽玉米籽粒中糖类等有机物含量变化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籽粒萌芽过程中脂肪可能被分解或合成。科学小组制备了不同萌芽阶段玉米籽粒提取液,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脂肪含量的变化。请选择所需实验用具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显微镜   b.试管   c.滴管   d.刀片   e.酒精灯   f.量筒
(2)科学小组同时对不同萌芽阶段的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其操作步骤为:将不同萌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____(试剂),玉米籽粒纵切面呈_______色。实验研究发现,越处于萌芽后期的籽粒,纵切面染色部位减小。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
(3)科学小组经过查阅资料,认为萌芽过程中玉米籽粒染色部位减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并设计了如下验证实验,请完善:

         
①试管1为_______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保温3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并_______,观察现象。
②试管2加入发芽玉米籽粒提取液和淀粉溶液,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3加入标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后续操作同上。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水稻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 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的萌发速度受α-淀粉酶调控。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可测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含量(淀粉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步骤
12345678
设置水浴缸温度(℃)2030405020304050
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将相同温度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测量相对值
(1)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α-”或“β-”)淀粉酶在_______℃条件时活性较高。若要进一步探究其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_________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4)此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5更新 | 22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Ⅰ.有几位同学利用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选取大豆种子检测子叶中的脂肪与蛋白质,图1、图2分别为相应步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图1玻片上的子叶切片已经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接着滴加1~2滴试剂甲的作用是________。图2中试剂乙的名称和颜色分别是________
Ⅱ.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④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2020-03-1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