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8 题号:18388908
链孢霉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产生的一种竞争性真菌,具有危害范围广、繁殖快、防治困难等特点。研究人员从菌袋的污染部位挑取链孢霉孢子,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即菌落直径,单位:mm)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杀菌剂种类稀释倍数
100300
百菌清5.511.8
多菌灵2.36.3
霉净克星1.65.7
霉菌高效洁1.45.3
链孢克星04.4
克霉灵03.5
CK28.6


(1)图中除了__________外,其余均需在燃烧的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步骤①为配制好的PDA培养基经__________法灭菌后,冷却至不烫手(或50℃左右),实验组分别加入__________,然后进行步骤②。
(2)接种②是使用__________将孢子悬液用__________法接种在培养基表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
(3)链孢霉虽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因存在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缺点,研究者欲尝试分离纯化能抑制链孢霉生长的细菌,采用上图中接种方法,将分离得到的单株纯化细菌接种到接种有链孢震的培养基平板上培养3天,若某细菌和链孢霉之间存在拮抗线(两个不同的菌种相互抵御对方的侵入,从而在两个菌种之间形成一条深色线),则说明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筛选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突变株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个已经灭菌的空培养皿,斜放(一边垫起)放置,在无菌条件下倒入10 mL不含药物的底层培养基(如图甲所示);
②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放平,再倒入10 mL含有链霉素的上层培养基,迅速使其冷却,这样便得到链霉素浓度从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升高的梯度平板(如图乙所示);
③用移液管移取经诱变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细胞悬液0.1 mL接种到梯度平板上;
④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天,观察梯度平板上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
⑤选择如图丙所示平板上1~2个生长在梯度平板中部的单个菌落,用无菌接种环接触单个菌落朝高药物浓度的方向划线;
⑥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天,经二次(或多次)培养后,在链霉素浓度比较高的部位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突变株。

(1)该培养基从物理形态上看属于_____培养基,对该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
(2)第②步操作中需要迅速冷却的目的是_____,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_
(3)用无菌接种环接触单个菌落朝高药物浓度方向划线,其目的是_____。抗链霉素最强的菌落位于_____区。
(4)大肠杆菌的抗链霉素突变是培养基中的链霉素引起的吗?_____(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
2021-04-08更新 | 10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现有研究人员欲探究污水净化处理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初选时,将污泥样品接种于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利用锥形瓶进行培养时,需要振荡培养,因此可推测“目的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
(2)在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接种时利用的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纯化菌种时,为了获得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后应将培养基进行________(填“正放”或“倒置”)培养。
(4)培养若干天后,应将有机化合物A含量较________的培养液转移至新的培养液中进行连续培养;转移至新培养液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在实验结束时,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2021-04-29更新 | 1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物柴油是以野生油料植物、废餐饮油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可供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其中微生物脂肪酶在催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石河子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脂肪酶的微生物主要从油污土壤或水体中寻找,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为确保能够分离得到产脂肪酶的微生物,常将土壤或水体稀释液先进行选择培养,该培养基的碳源要求为____________,进行该步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分离、纯化培养时,可采用_________法接种,从而得到分布均匀的单菌落﹔从物理形态角度考虑,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_________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为提高该步操作的可信度,设置了如下对照实验:

对照组

作用

应出现的现象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_________

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_________

对照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2023-05-29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