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8429553
如图是某生态学家对一块玉米田进行的能量流动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图中体现出的能量转化形式包括_________,玉米种群固定的太阳能占太阳能辐射总量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已知该研究者是先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再折合成能量,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___________。种植玉米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除虫和除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该玉米田中同时种植甘薯,与单一种植玉米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小型湖泊旁边有很多荒地,下图甲表示某荒地在春季时主要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图甲相应的能量金字塔。

植物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在图甲中,鸟与昆虫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蛇在图乙中属于_____________(字母)营养级层次。
(2)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此选址修建,部分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3)生态学家对甲图中植被-鼠-蛇这条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丙,单位是J/(hm2·a)。能量从鼠传递到蛇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
(4)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2021-06-27更新 | 76次组卷
【推荐2】在泥沙底质海域人为构筑的“礁体”能够提高海底生境的复杂度,为鱼类及底栖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繁育场所,促进生物的聚集和多样性的提高,是当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
(1)比较人工鱼礁和自然岩礁群落的不同,需要比较两者的_______;同时,还需要研究两个不同群落的________,因为其生活习性及生境选择对于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性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
(2)研究者设计了“海洋牧场”海水生态养殖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甲是该“海洋牧场”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图。分析回答:

①“海洋牧场”养殖模式将残余饵料、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②若研究牡蛎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至少答出2点)。该“海洋牧场”海水生态养殖模式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③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上图乙所示(a~d表示能量值)。乙图中a值代表的能量来自于甲图中的____,牡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值是_______
2024-05-04更新 | 21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蚕同化的能量 D=   ________ (填字母),正常情况下 D/C ________ (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10%。原因是________
(2)人工养殖池塘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 ________。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
(3)在该体系中,桑林也会遭受有害动物的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 功能。
(4)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³ kJ ·m-2 ·a-1)。 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10³kJ ·m-² ·a-1, 则 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 ________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 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_________;图中的①指的是 ______

2023-02-18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