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及应用 >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 菊花的组织培养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8698334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并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才能进行)。研究发现紫杉醇能和微管蛋白聚合体相互作用,阻碍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直至死亡。生产紫杉醇的传统方法是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但野生红豆杉是濒危植物,这种方法不利于对它们的保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获得紫杉醇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生产紫杉醇的方式。
(1)紫杉醇生产过程首先选取已消毒的红豆杉的胚、叶等外植体进行_____过程,经多次悬浮培养后,从_____中分离出高产细胞系,进而获取紫杉醇。
(2)用于紫杉醇生产的培养基可以选用MS培养基,配制完该培养基后还需添加_____,并要经过_____后才能用于紫杉醇的生产。培养基中是否添加蔗糖对于紫杉醇生产也具有一定影响,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_____
(3)野生红豆杉是濒危植物,为快速繁殖红豆杉,可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体细胞胚包裹_____,制成人工种子。
(4)肿瘤细胞作为研究紫杉醇作用的实验材料,可以在动物细胞培养的_____过程中获得。悬浮培养时随肿瘤细胞不断分裂,细胞密度过大、_____和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故要通过定期更换培养液和_____操作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部分遗传物质。红豆杉的次生产物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药物,但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匮乏,且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极低,导致了紫杉醇的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1)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组织经____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诱导____过程,产生愈伤组织。
(2)过程②中将愈伤组织加入____酶液去壁,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洗液多次洗涤后获得原生质体。多次洗涤的目的是____。对红豆杉和柴胡原生质体进行的A、B处理分别为____
(3)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法可测定原生质体活力。已知FDA本身无荧光,当其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为无毒、具有荧光的物质,该荧光物质不能透过活细胞质膜,会留在细胞内发出荧光。据此应选择____的原生质体用于融合。
(4)过程③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
(5)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如下:

后代植株类型

染色体数目、形态

DNA分子标记鉴定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含双亲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无红豆杉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

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类型一定不是所需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来源亲本____的染色体,另一方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_
2024-05-24更新 | 11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参皂苷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西洋参等人参属植物中。科研人员为实现人参皂苷的高产,将西洋参(2n= 48)与胡萝卜体细胞(2n= 18)进行融合后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过程如图1所示,并对相关结构中的人参皂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细胞置于含_________酶的溶液中,过程③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光照。
(2)过程②常用的化学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若过程②只进行两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
(3)若图1中愈伤组织能够培育成完整植株,需要进行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简要过程)。
(4)图2中甲表示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06年中国首例带有抗疯牛病转基因体细胞的克隆牛顺利降生。作为克隆牛,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1)细胞A是______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
(2)一个重组细胞D发育成丁牛生出,涉及的细胞增殖方式是________
(3)丁牛的性别和________牛的性别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育抗疯牛病克隆牛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方法培育出克隆动物,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相比,获得的后代在遗传物质方面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1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