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18826710
科学家将tetX基因(四环素降解酶基因)和pET28a质粒结合,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发酵可生产四环素降解酶。某DNA分子上tetX基因片段附近和pET28a质粒上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其中BamHI的识别序列为5'G↓GATCC3',NdeI的识别序列是5'CA↓TATG3'。图2表示利用PCR技术从某DNA中获取tetX基因的一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转录时,3'端在启动子端的单链充当模板,为保证tetX基因能用β链充当转录模板,设计引物时最好在图2所示引物I的5端方框位置添加3'___________5'序列,经PCR扩增后,获得足量目的基因片段,再用___________酶切割质粒和tetX基因两端,从而构建重组质粒。
(2)某同学用PCR仪扩增tetX基因时,加入(2n-1)对引物,引物I(3'CGCGAA…AATGC5')和引物Ⅱ(5'CACTC…GCGCTT3')各半,其他条件符合要求,发现最终产物中tetX基因数量远少于2n个,试从所用引物I和引物Ⅱ序列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存在,也是PCR产物需要利用___________进行鉴定的原因之一。
(3)tetX基因随上述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中稳定存在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充当受体菌的大肠杆菌应____________(“抗”或“不抗”)卡那霉素,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的受体菌中未必含tetX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①是用_______切割,②是_______,④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_。与④相比,cDNA文库的基因中_________ (填“有”或“无”)启动子(具有启动作用的DNA片段),基因的数量_________ (填“多”、“少”或“不变”)。
(2) PCR的原理是_________,需要用的酶是_________。PCR —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分为_________三步。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使用PCR技术,若已知对某双链DNA扩增过程中消耗引物分子62个,则DNA扩增了 _________次。
(3)在“农杆菌转化法”中,运载体是质粒,但最终的受体细胞却不是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而是不含质粒的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细胞,请问使用农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
2019-06-17更新 | 1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冠病毒(nCoV-2019)是冠状病毒大家庭中的新的一员,其碱基序列与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碱基序列有79.5%的相似性,与流感病毒碱基相似度也较高,但nCoV-2019有部分特有序列。“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把利刃,通常在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TaqMan探针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中一种常用探针(如图1),其5'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PCR扩增过程中,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PCR技术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获取目的基因;PCR技术中Taq酶的适合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2)这种分子层面的荧光RT-PCR检测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都很高的特点,主要与试剂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过程中,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监测产生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图3)。最初数个循环里,荧光信号变化不大,设置为基线;之后进入指数增长期,在这个时期设置一个荧光阈值线;Ct值是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则Ct值越小,起始模板量越____________,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的相对定量分析。若每分子探针水解释放的R基团荧光强度为定值a,则反应体系中某时刻荧光信号强度(Rn)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交叉感染和假阳性等,请根据所学知识及题中资料分析防止出现假阳性的做法:___________。(答出2点)
2023-05-01更新 | 17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然后通过_____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3)把目的基因导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_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在更短时间内产生体液免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1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