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8897200
有人对某“退耕还草”后的生态进行调查,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字母表示能量值)。
     
请回答:
(1)图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图中鼠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际上,鹰的总同化量远大于c,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群落演替角度分析,“退耕还草”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是人类科学地对群落演替进行控制,可见,_____________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较大。该群落最终将发展成为___________,其类型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和年降雨量所决定。
(3)在春秋两季,草本枯萎,大量候鸟途径此生态系统,使得其食物网结构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这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

   

(1)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演替,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渐减少。。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____________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3)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等(写出2个)。
(4)若要调查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常用_____________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2024-05-10更新 | 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特有生物种类繁多,是广西三个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十分复杂,海拔从高到低的植被分布依次为高山灌丛草甸,山地灌丛矮林,针、阔叶混杂林,常绿阔叶林等,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空间的__________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因素有_________(答出3项)。
(2)自2000年以来,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特定区划部分原始森林为核心保护区,禁止人类在此区域进行生产活动。从演替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3)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生态结构复杂,已形成一个稳定性极高的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偶尔会有一,两个物种因不适应环境而不断减少甚至被淘汰,但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本不造成影响,原因是_________
2023-03-18更新 | 37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清朝康熙年间被划为“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经过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创造了从“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到“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下,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林海”,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塞罕坝人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进行,逐渐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
(2)科研人员开展对塞罕坝地区某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研究,旨在揭示该群落种内或种间竞争。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__________,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宽度_______ ( 填“大”或“小”)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 一般不易被淘汰。
(3)“塞罕坝”存在下图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倍;在图示食物网中,这一年中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以流向______,也可以暂时不被利用。

(4)“塞罕坝”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塞罕坝“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以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1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